[发明专利]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1861.3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肖俊华;程小亮;刘宇闻;万家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0 | 分类号: | E01C11/20;E01C7/1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均铺设在路基上的车道先浇带、路缘后浇带和车道间后浇带,所述车道先浇带包括沿路面结构间隔布置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以及将各钢筋浇筑连接于一体的混凝土板;所述横向的端部插入路缘后浇带或车道间后浇带内,横向钢筋位于车道先浇带的部分施加有预应力,横向钢筋位于路缘后浇带和车道间后浇带内的部分不施加预应力。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利用了车道正下方预应力混凝土较大的刚度和抗裂能力,可防止路面开裂,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施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是道路交通行业的长期追求。但是,由于混凝土具有抗压能力较强、抗拉能力较差这一材料特性,在温度及车轮荷载下极易造成混凝土路面开裂。当混凝土路面出现开裂之后,路表雨水会沿裂缝侵入道路内部,造成钢筋的锈蚀及路基的软化破坏,导致道路的进一步开裂。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增加混凝土路面的配筋率,如采用双层配筋的混凝土路面结构;二是增大路基的厚度及采用混凝土浇筑的路基等以提高路基的质量。虽然传统方法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了路面寿命,但是经济成本极大,除了少数干道外,其难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减小路面开裂、提高道路使用寿命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均铺设在路基上的车道先浇带、路缘后浇带和车道间后浇带,所述路缘后浇带位于车道先浇带的侧部,所述车道间后浇带位于整体路面结构的车道间分道线上,车道间后浇带的两侧均为车道先浇带;所述车道先浇带包括沿路面结构间隔布置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以及将各钢筋浇筑连接于一体的混凝土板;所述横向钢筋的端部插入路缘后浇带或车道间后浇带内,横向钢筋位于车道先浇带的部分施加有预应力。
按上述方案,所述路缘后浇带和车道间后浇带均分别采用ECC混凝土浇筑。
按上述方案,所述横向钢筋套设在波纹管内,波纹管沿车道先浇带的宽度方向通长布置,且横向钢筋的端部自波纹管伸出;波纹管与横向钢筋之间的间隙灌浆。
按上述方案,相邻车道先浇带的横向钢筋位置对应且端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并轧实路基;
步骤二、绑扎纵横向钢筋,架设车道先浇带模板,并进行车道先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
步骤三、拆除车道先浇带模板,利用千斤顶装置张拉横向钢筋,并对波纹管内部孔道进行灌浆处理;
步骤四、养护灌浆料,拆除千斤顶装置;
步骤五、焊接各车道先浇带同一横向位置处的横向钢筋,浇筑并养护路缘后浇带和车道间后浇带,将各车间道先浇带连接成整体;
步骤六、铺设路面层。
按上述方案,在步骤二中,横向钢筋布置完成后,采用海绵或橡胶塞将波纹管端部填充,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堵塞波纹管。
按上述方案,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
1)、清理波纹管端部用于密封的橡胶塞或海绵块,保证横向钢筋可以在波纹钢孔道内自由滑动;
2)、清理横向钢筋的根部及波纹管的端部周围混凝土,并打磨平整;
3)、调整横向钢筋的位置,对于相邻车道同一横向位置的横向钢筋,其重合长度20~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