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纹钢筋张拉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21853.9 | 申请日: | 202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号军;程小亮;肖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08;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周舒蒙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钢筋 锚固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纹钢筋张拉锚固装置,包括螺纹钢筋、支撑机构和千斤顶机构,所述螺纹钢筋的一端设于混凝土墙的预应力孔道内,螺纹钢筋的另一端自孔道伸出且与混凝土墙面垂直;所述支撑机构和千斤顶机构沿螺纹钢筋的轴向依次布置,支撑机构设于混凝土墙面上;支撑机构与螺纹钢筋的外壁压紧;所述千斤顶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机构连接固定,千斤顶机构的另一端与螺纹钢筋的夹紧,带动螺纹钢筋轴向移动,拉伸螺纹钢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螺纹钢筋张拉锚固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预应力结构受力合理,张拉荷载可控,施工简单,成本低,施工条件要求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纹钢筋张拉锚固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好、耐久性好等特点;同时,混凝土也是一种拉压不对称材料,其抗压强度较好而抗拉强度较差。
为了充分利用混凝土材料,克服其抗拉能力较弱的缺点,在目前的应用中,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在混凝土结构中布置预应力钢筋,具体施工方式为: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采用张拉高强预应力钢绞线的方法来给混凝土结构施加预应力,以此改善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较低的缺点。
但是,在现阶段的技术体系中,通常采用锚头将预应力钢绞线的端部进行锚固。由于高强钢绞线预应力荷载较大,锚头下方的混凝土会承受一个较大的集中荷载,为防止锚下局部的集中应力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还需要在锚下混凝土中布设局部抗裂加强钢筋。这种传统的预应力锚固方法由于需要使用锚头及布置锚下钢筋,存在应力集中的现象,成本较高,且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锚头,且不需要在混凝土局部布设抗裂加强筋的螺纹钢筋张拉锚固一体化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纹钢筋张拉锚固装置,包括螺纹钢筋、支撑机构和千斤顶机构,所述螺纹钢筋的一端设于混凝土墙的预应力孔道内,螺纹钢筋的另一端自孔道伸出且与混凝土墙面垂直;所述支撑机构和千斤顶机构沿螺纹钢筋的轴向依次布置,支撑机构设于混凝土墙面上;支撑机构与螺纹钢筋的外壁压紧;所述千斤顶机构的一端与支撑机构连接固定,千斤顶机构的另一端与螺纹钢筋的夹紧,带动螺纹钢筋轴向移动,拉伸螺纹钢筋。
按上述方案,所述千斤顶机构包括同轴布置的基座、旋筒、锚头和钢筋夹片,所述基座与支撑机构相连,所述旋筒的一端安装在基座上,且可相对支撑机构旋转;所述旋筒设于锚头的外部且二者螺纹连接;所述钢筋夹片固定于锚头端部内,螺纹钢筋自锚头的中部穿过,螺纹钢筋的端部外壁与钢筋夹片夹紧;当旋筒相对基座旋转时,与旋筒螺纹连接的锚头带动螺纹钢筋轴向运动,拉伸螺纹钢筋。
按上述方案,所述锚头的外侧端部开设有倒锥形的空腔结构,所述钢筋夹片装配在空腔结构内。
按上述方案,所述钢筋夹片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多块截面为直角梯形的夹片单元,夹片单元周向拼接于一体,中部形成夹持孔,所述螺纹钢筋设于夹孔内,夹孔壁与螺纹钢筋的外壁紧贴。
按上述方案,所述旋筒的端部设有环形凸台,所述旋筒的环形凸台安装在基座内;环形凸台及基座上均分别开设有位置相对的滚珠槽,滚珠安装在两个滚珠槽内;旋筒旋转时,滚珠可沿滚珠槽滚动。
按上述方案,所述环形凸台的外侧通过压板限位,压板与基座通过螺栓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沿混凝土墙面依次向外铺设的橡胶垫板和钢质垫板,所述基座固定在钢质垫板上;所述橡胶垫板和钢质垫板均开设有中心孔,中心孔内设有橡胶塞,所述螺纹钢筋自橡胶塞穿过;所述橡胶垫板上开设有与预应力孔道连通的注浆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橡胶塞包括锥形头、中部凹槽和尾部凸台,所述中部凹槽安装在钢制垫板的中心孔内,宽度与钢制垫板的厚度一致;尾部凸台安装在橡胶垫板的中心孔内,宽度与橡胶垫板的厚度一致。所述橡胶塞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两个沿轴线剖分的单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型陶瓷制造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