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090.8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唐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思科瑞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11/00;G08G1/017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恒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08 | 代理人: | 解晓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智能 升降 路障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包括升降组件、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压力监测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监测系统监测来车,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来车电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电信号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伸长。通过监测系统监测升降组件前是否有来车,从而判断升降组件是否需要升起,当监测系统监测来车,通过向控制系统传递电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升降组件升起,阻挡来车,监测系统通过监测车牌判断来车是否外来车辆,从而判断是否放行,提高对来车的监测,同时,平时没有来车时升降路障降下,可避免升降路障影响建筑门口的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路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
背景技术
路桩是一种可对恶意冲关、冲卡进行有效阻拦的道路基本设置,目前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升降路桩,主要用于停车场、学校、医院等场所,很多路口为了避免车辆撞到路边的行人,也会设置有路桩;升降路桩可以控制其升降,升起时可以起防护、拦截等作用,降下时又不影响车辆经过,所以很多地方都设置升降路桩。
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上,会在进入车道口上设置有路桩,路桩之间的间距小,容易影响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非机动车会被路桩带倒。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的升降路桩需要人工操作进行控制升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其包括升降组件、监测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监测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监测系统监测来车,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来车电信号,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电信号控制所述升降组件伸长;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测板,所述压力监测板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来车方向的一端,所述压力检测板用于监测来车重量。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件、第二升降件、伸缩件,所述第一升降件套接在所述第二升降件上,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的开口相对,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内;所述伸缩件包括螺杆、螺母、电机,所述电机带动螺母转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升降件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升降件内底壁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升降件内表面连接;所述螺母在所述螺杆上旋转上升或下降,令所述第一升降件旋转上升或下降。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进一步包括第三升降件,所述第三升降件套接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上,所述第一升降件靠近第三升降件的表面设置有突起,第三升降件靠近第一升降件的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为环形设置,突起抵持在凹槽内;所述第二升降件设置滑槽,所述第三升降件设置滑块,滑槽为竖直设置,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上滑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组件进一步包括预埋筒,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设置于所述预埋筒内,所述预埋筒固定于地面上;所述第二升降件外壁与所述预埋筒内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预埋筒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预埋筒的开口持平,所述法兰盘与地面贴近。
优选地,所述第二升降件包括挂持件,所述预埋筒包括挂环,所述挂持件挂持在所述挂环上。
优选地,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测板、摄像组,所述摄像组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压力监测板设置于所述升降组件的来车方向的一端,所述压力检测板用于监测来车重量;所述摄像组拍摄车辆车牌与测量测量距离,所述压力监测板用于监测来车。
优选地,所述摄像组设置于第一升降件远离预埋筒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伸缩件驱动模块、控制模块、监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伸缩件驱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伸缩件驱动模块与电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了一种道路用智能管控的升降路障,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思科瑞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思科瑞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