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1038.2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5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航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航震 |
主分类号: | F16F15/02 | 分类号: | F16F15/02;F16F15/03;F16F15/04;F16M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施工 倾倒 底座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球,所述减震球的下端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本发明通过支撑板下方的支撑柱实现对机身振动的初次缓冲,通过六个支撑柱和减震球的设置实现机身振动产生冲量的均分,二者配合减少底座因机身振动产生的抖动,显著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导轨转动过程中切割定子的间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驱动电磁铁通电,实现将机身自身的因晃动产生的动能有效利用,并用于自身缓冲减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显著增强装置的减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地下、隧道、湖底进行施工,在这些复杂地底进行轨道铺设时由于地底的地基松软,在使用大型设备施工时往往会发生设备倾斜甚至造成塌方,固对施工设备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现有的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在使用时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当大型设备工作时由于其较大功率产生的机身晃动时会对地底产生一定程度的抖动,极易发生倾倒,造成设备损坏,影响施工的进行;其二、机身自身的震荡往往需要大量减震设备配合使用,造成很大程度的能源损耗,且减震设备造价高昂,增加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振动筛分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具备减震性能优越、稳定性好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施工用防倾倒底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减震球,所述减震球的下端设有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璧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侧末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下端设有调节座,述基座的底端中心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基座的内部设有平衡校正机构,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调节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驱动箱侧壁的滑轨,所述滑轨内部设有摆动柱,所述摆动柱靠近驱动箱的一侧设有导轨,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有定子。
优选的,所述平衡校正机构包括设置在基座内部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开设在套筒侧壁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球形连接器,所述球形连接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调节座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缓冲板的数量沿底座的中心等间距设置个,且减震球的中心与缓冲板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与驱动箱的顶端端面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小于°。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呈六芒星形状,且各个边角与限位板的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连接臂和球形连接器均沿套筒的周向等间距设置,且数目与支撑柱的数目保持一致。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支撑板下方的支撑柱实现对机身振动的初次缓冲,通过六个支撑柱和减震球的设置实现机身振动产生冲量的均分,同时通过缓冲板收到冲击的摆动实现对振动的二次缓冲,二者配合减少底座因机身振动产生的抖动,显著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2、本发明通过缓冲板收到振动的产生的摆动动实现对内部导轨的转动,同时通过导轨转动过程中切割定子的间的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进而驱动电磁铁通电,实现将机身自身的因晃动产生的动能有效利用,并用于自身缓冲减震,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显著增强装置的减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航震,未经李航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1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