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20005.6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白利洁;王涛;张涛;赵宏涛;刘子源;周晓昭;许伟;金海林;段晓磊;高峰;林海桐;王子维;宋鹏飞;赵随海;桂乐琴;曾壹;刘黎;李智;刘紫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韩珂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c 车次 追踪 子系统 自动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可以根据测试模式使用相应的原始数据自动生成测试用例,并进行自动测试,测试完毕会根据各项测试的结果生成测试报告;测试过程无需人工监督,便于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全面测试,而且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减少人工操作有效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调度集中控制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铁路轨道交通领域,CTC能够对列车运行进行监督和控制,帮助行车调度指挥人员对全线列车进行管理,它在提高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和保障运行安全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列车车次号的管理,是整个CTC系统的重要基础,只有完成列车车次号的追踪,才能实现列车自动报点、占用丢失、紧跟踪报警、进路自动排路等后续其他核心功能。CTC车次追踪功能的测试工作是系统发布之前的重要环节,保障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目前对于CTC车次追踪子系统的测试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测试。人工搭建测试环境,按照既定测试方案,人工模拟现场实际操作并确认执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在实际工作中,CTC车次追踪子系统测试存在以下难点:
1)CTC车次追踪子系统需要适应现场不同站型,甚至包容轨道电路异常场景,最大程度上保证车次号的正确性,车次追踪功能的测试用例不仅要涵盖车次相关功能,更要覆盖各种站型,因此测试用例数量大,全面回归测试用时长。在测试过程中,若修改追踪功能,须重新回归所有测试,需要大量重复性劳动。人工测试CTC车次追踪功能时,在有限的测试时间内,存在回归测试功能覆盖不全的风险。
2)在CTC车次追踪子系统容错性测试工作中,需要制作错误的输入数据,该错误数据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模拟。
3)铁道线路升级CTC系统前,使用施工线路实际数据进行长时间测试,可对CTC车次追踪功能的稳定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评估,该项工作无法由人工测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方法及系统,能够自动执行测试任务,无需人工监督,保障了测试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方法,通过自动测试系统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当前设定的测试模式,读取相应原始数据并生成若干测试用例与自动测试系统配置信息,所述测试用例中包括:测试输入、预期结果及追踪子系统配置信息;
按照配置信息的顺序执行测试用例,每一次执行时,将测试用例中的追踪子系统配置信息拷贝至被测CTC车次追踪子系统对应的文件夹,初始化系统时间早于当前执行的测试用例中第一条测试输入的时间,启动被测CTC车次追踪子系统,将系统时间修改为当前执行的测试用例中第一条测试输入的时间,当系统时间与当前待发送的测试输入的时间一致时,将对应测试输入发送给被测CTC车次追踪子系统,同时接收被测CTC车次追踪子系统的反馈结果;
对比反馈结果与预期结果判断是否通过本次测试,执行完所有测试用例后,结合各测试用例的测试结果,输出测试报告。
一种CTC车次追踪子系统自动测试系统,包括:
配置与用例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当前设定的测试模式,读取相应原始数据并生成若干测试用例,所述测试用例中包括:测试输入、预期结果及追踪子系统配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20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