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送线换向分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7559.0 | 申请日: | 2021-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2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龙进军;李帅;于付龙;邱吉知;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47/82;B65G1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汇智海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5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换向 分拣 方法 | ||
本发明所述输送线换向分拣方法,在输送线一侧单独设置连杆型推箱装置,连杆推箱的同时不干涉货物输送、且有效地简化推箱装置结构、以期实现双向90°的换向分拣方法。在同步驱动轴组件的端部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组链条张紧组件,在张紧块固定板上设置有数个调节槽,张紧块固定螺钉贯穿调节槽并连接于张紧块一侧,张紧调节螺栓贯穿张紧块固定板而固定连接于张紧块的另一侧;张紧块具有圆弧形的外缘,在其外缘上设置有外凸的耐磨条;同步链条沿推箱机支撑组件的耐磨条支架和定向滑轮、链条张紧组件的张紧块上的耐磨条和凸台、以及同步驱动轴组件的同步链轮缠绕一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在箱式输送线上进行双向90°分拣的换向推动方法,属于物流分拣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快递和仓储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货物分拣作业现场已普遍地采用各种自动分拣与输送设备以替代人工操作,从而显著地提高分拣作业速度与效率。
在现有常见箱式滚筒输送线上,通常采用顶升移载机来实现箱式货物的分流与分拣。由于货物输送位置的不确定性、以及分拣机构尺寸方面的限制,对于较小尺寸的箱式货物无法准确、即时地实现分拣。
如以下在先公开的国内专利申请,申请号CN201822109757.0,名称为一种物流自动分拣设备,其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滚筒、驱动滚筒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机架两侧分别间隔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架的一端为投入口,所述投入口处设置有扫码器,所述出料口处的所述滚筒上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相邻的所述滑块之间固定,所述机架下方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滚筒平行,所述气缸与所述扫码器电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垂直,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气缸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拣物放置到投入口,分拣物上会贴着相应的物流单,扫码器对分拣物进行扫码,根据扫码信息,扫码器控制相应的气缸开启。分拣物沿着滚筒的滚动方向运输,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滑块滑动,滑块推动分拣物转向,分拣物进入到相应的出料口。
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缺点有:一是,需对应每一出料口配置一套专用的推动连杆装置,使用成本较高、且无法实现双向90°分拣,输送空间占用较大;二是,在出料口处的滚筒上设置滑块,滑块的推动干涉到滚筒输送、不利于提高输送效率,且易造成滑块与滚筒之间连接结构的损坏,拆卸维修不易、费时费力;三是,针对每一组投入口和出料口通过扫码器对分拣物进行扫码,以根据扫码信息执行后续推动入料,控制装置与过程复杂、易造成分拣任务失败而导致分拣效率低下。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输送线换向分拣方法,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在输送线一侧单独设置连杆型推箱装置,连杆推箱的同时不干涉货物输送、且有效地简化推箱装置结构、以期实现双向90°的换向分拣方法。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输送线换向分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步骤:
1)判断方向与连杆预设
料箱沿着输送装置输送,根据分拣任务判断料箱的分拣方向;
根据分拣方向,连杆组件移动至输送装置一侧的接近开关限位组件处;
若料箱无需换向分拣而仅进出输送装置,连杆组件停留在输送装置的侧部;
2)换向推箱
当料箱进入输送装置中,连杆组件沿输送装置的垂向上方,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的过程中推动料箱将其从输送装置分拣至邻近的分拣区域;
连杆组件移动至输送装置侧部的接近开关限位组件处停止,等待执行下一个换向推箱过程;
基于上述步骤,输送线换向分拣装置整体地安装连接于输送装置侧部;
在输送装置两侧对称地设置有两组推箱机支撑组件和同步链条,同步链条运行于推箱机支撑组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75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相逆变器及其过流保护方法和变频器
- 下一篇:冲压模具折弯回弹快速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