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5300.2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宇;付国涛;康国宁;武黎明;宁重生;唐中正;周恩棋;马庆坡;梁栋;刘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红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6 | 分类号: | C21D1/06;C21D1/42;C21D1/667;C21D9/28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张鹏 |
地址: | 4733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重型 驱动 台阶 表面 淬火 感应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包括用于多台阶轴轴头加热的半包围线圈结构,半包围线圈结构包括U型感应线圈和位于多台阶轴轴头两侧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U型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多台阶轴轴头位于U型感应线圈内,且U型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多台阶轴轴头的轴线垂直,且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形状与多台阶轴轴头两侧的外边缘轮廓对应,半包围线圈结构上设有多个导磁体。如此,多台阶轴轴头各截面硬度高而且加热均匀,淬硬层深度合格,提高了零件的强度和热处理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淬火感应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感应电流通过工件表面产生的热效应,使工件表面局部快速加热,继之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方法。感应淬火处理可提高机械零件的强度、耐磨性等技术性能,淬火感应器是感应淬火工序的核心装置,多台阶轴的轴头是150T矿桥驱动桥的一个重要零件,该零件是一种空心变截面阶梯轴,为达到使用要求,其表面淬火的技术要求是:整个表面淬火区表面硬度HRC55-60,有效硬化层深度最小为3mm、最大为5 mm,一般经常使用中频加热表面淬火的方法,现在常使用的感应器为环形连续加热感应器,该感应器下面连接一个环形喷水圈来进行冷却,但此轴头为多台阶,由于各台阶的轴头表面距离感应器的距离不同,会导致环形连续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不均匀,且要求淬火的整个工件表面不能同时达到预定的淬火温度,此种方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传统技术中的不足,成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以解决现有多台阶轴的轴头淬火使用的感应器为环形连续加热感应器,该感应器下面连接一个环形喷水圈来进行冷却,但此轴头为多台阶,由于各台阶的轴头表面距离感应器的距离不同,会导致环形连续感应加热的方式加热不均匀,且要求淬火的整个工件表面不能同时达到预定的淬火温度,此种方式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重型矿桥驱动桥的多台阶轴的轴头表面淬火感应器,包括用于多台阶轴轴头加热的半包围线圈结构,所述半包围线圈结构包括U型感应线圈和位于所述多台阶轴轴头两侧的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U型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U型感应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的下部连接、且向后方延伸,所述多台阶轴轴头位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之间,且被所述U型感应线圈半包围,所述U型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多台阶轴轴头的轴线垂直,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的形状与所述多台阶轴轴头两侧的外边缘轮廓对应,所述半包围线圈结构上设有多个导磁体。
优选地,所述半包围线圈结构由铜管焊接而成,且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的上端通过U型框架连接,所述U型框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在的平面垂直设置、且向后方延伸,所述U型框架包括第一侧部框、连接框和第二侧部框,所述连接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部框和所述第二侧部框之间、形成“U”型结构,所述第一侧部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感应线圈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侧部框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感应线圈的上端垂直连接,且所述多台阶轴轴头位于所述第一侧部线圈和所述第二侧部线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连接框的后端通过连接管固定有分别与机床负载连接的、左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绝缘板连接,所述绝缘板穿过所述连接框,且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绝缘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红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红阳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5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