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海水淡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4143.3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新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海水 淡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海水淡化器,包括增压部、反渗透膜部,增压部的增压部壳体远离海水进水口一端密封;微型海水淡化器还包括:能量回收部,其包括:回收部壳体,其上设置有浓水流入口、第一浓水流通口、浓水出水口;浓水导向杆,浓水导向杆上设置有第一过水槽、第二过水槽,浓水导向杆内部设置有浓水导向孔;浓水导向杆沿其轴向在回收部壳体滑动时,第一过水槽连通第一浓水流通口或第二过水槽连通浓水流入口与第一浓水流通口。本发明在现有海水淡化器中增加能量回收部,从而实现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对浓水中的压力进行利用,使得使用者可以施加更小力而将海水泵入反渗透膜部内进行过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海水淡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海水是可以经过淡化成为可饮用水的。以下是主要的两种淡化的方法:1、蒸馏,其一般需要燃料加热,需要大量的能量,且会排放二氧化碳会,成本较高;2、膜处理,即使用特殊的薄膜(一般为反渗透膜)过滤掉海水中的盐分。
目前,为在发生紧急情况而能够提供足够安全、可靠地提供淡水,人们主要为利用上述2(即反渗透膜过滤)的办法。如图1所示,显示了目前常用的一种海水过滤装置的结构图,其中包括增压部1’、反渗透膜部2’,增压部1’包括增压部壳体1’-1、活塞1’-2,反渗透膜部2’包括膜部壳体2’-1、反渗透膜2’-2,手柄通过活塞杆连接活塞1’-2,通过控制手柄从而推动活塞1’-2在增压部壳体1’-1内往复运动,从而将海水通过海水进水口3’源源不断的经过增压部1’压入反渗透膜部2’内,在高压下,水从反渗透膜2’-2的一侧进入另一侧,成为纯水,纯水从纯水出水口5’排出,而浓水达到一定压力后从设置有泄压阀的浓水出水口4’排除。
但是,由于反渗透膜的原因,使用上述海水过滤装置时,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才能实现反渗透的作用来制取淡水,因此较为费力,且浓水本身的压力也被白白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微型海水淡化器,可以利用浓水的压力,并且使得过滤海水时更加省力。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微型海水淡化器,包括增压部、反渗透膜部,所述增压部用于抽取海水并将海水送入所述反渗透膜部,所述反渗透膜部用于海水淡化;所述增压部的增压部壳体远离海水进水口一端密封;且
所述微型海水淡化器还包括能量回收部,所述能量回收部包括:
回收部壳体,其上设置有浓水流入口、第一浓水流通口、浓水出水口,反渗透膜部内的浓水至所述浓水流入口单向导通,所述第一浓水流通口与增压部壳体内远离海水进水口一侧导通;
浓水导向杆,所述浓水导向杆一端伸入所述回收部壳体内,另一端从所述回收部壳体伸出,所述浓水导向杆上设置有第一过水槽、第二过水槽,所述浓水导向杆内部设置有浓水导向孔,所述第一过水槽通过所述浓水导向孔与所述浓水出水口导通;所述浓水导向杆沿其轴向在所述回收部壳体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过水槽连通所述第一浓水流通口或使所述第二过水槽连通所述浓水流入口与所述第一浓水流通口。
2、如项1所述的微型海水淡化器,在所述浓水导向杆上,所述第一过水槽和第二过水槽的两侧均设有密封圈。
3、如项1所述的微型海水淡化器,所述反渗透膜部,包括:
膜部壳体,其上设置有海水流入口、纯水出水口、浓水流出口;
反渗透膜,设置在所述膜部壳体内,
其中,所述海水流入口、所述浓水流出口与所述纯水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膜两侧。
4、如项3所述的微型海水淡化器,所述增压部,包括
增压部壳体,
活塞,设置在增压部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新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新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41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