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13374.2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泳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海虹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D1/04 | 分类号: | C09D1/04;C09D5/33;C09D5/32;C09D7/61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志慧 |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南屏科技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光 透过 红外 阻隔 玻璃 隔热 涂料 | ||
1.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功能隔热浆液8-35份,无机成膜基料30-120份,硅烷偶联剂10-30份,水性粘合剂5-25份;
其中功能隔热浆液为氧化锡锑纳米颗粒、Cu-btc纳米颗粒和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混合水溶剂分散液;功能隔热浆料中所含氧化锡锑纳米颗粒质量浓度10-30%、Cu-btc纳米颗粒质量浓度3-10%、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质量浓度5-10%,另外含质量浓度0.5-1%分散剂;
功能隔热浆液中氧化锡锑颗粒平均粒径为20-90nm,掺杂比为n(Sb):n(Sn)=0.05-0.3,Cu-btc纳米颗粒尺寸为100-200 nm,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尺寸为600-2000nm;
其中氧化锡锑纳米颗粒制备过程如下:
1)称取一定量的SnCl4•5H2O和SbCl3分别溶解于无水乙醇中,混合后在60-90℃反应条件下在带有回流装置的三颈烧瓶中搅拌;
2)然后再将混合物在120℃条件下反应6小时,对离心分离得到的沉淀物进行清洗和干燥,得到氧化锡锑纳米颗粒,得到的颗粒平均尺寸为20-90 nm;
Cu-btc纳米颗粒制备过程如下:
1)称取3份Cu(NO3)2•3H2O溶解于20份去离子水中,称取2份1,3,5-均苯三甲酸溶于40份去离子水中;
2)将上述的Cu(NO3)2溶液和1,3,5-均苯三甲酸溶液,加入DMF保持400-600 rpm中速搅拌10小时;
3)离心产物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各清洗三次后放入干燥箱,130℃干燥24小时;
无机成膜基料制备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计,取模数为4.8的硅酸锂水溶液100份,在30℃条件下搅拌,向硅酸锂水溶液中缓慢加入模数为3.3的硅酸钾水溶液30-60份,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无机成膜基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隔热浆液中分散剂为: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隔热浆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质量份数计,取纳米氧化锡锑纳米颗粒10-30份,Cu-btc纳米颗粒3-10份,二氧化钛纳米颗粒5-10份,加分散剂0.5-1份,加去离子水至100份,充分搅拌4 h后将浆液加入球磨机研磨3-6h,得到功能隔热浆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硅烷偶联剂包括A-187,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水性粘合剂包括丙烯酸乳液、聚氨酯乳液、聚四氟乙烯乳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其特征在于,隔热涂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向搅拌机中加入无机成膜基料30-120份,启动搅拌机,加入功能隔热浆液8-35份,同时加入硅烷偶联剂10-30份,搅拌2h至隔热功能浆液均匀分布在无机成膜基料中,缓慢加入水性粘合剂5-25份,混合均匀,得到隔热涂料。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高可见光透过率及高红外阻隔率玻璃隔热涂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隔热涂料在建筑物玻璃幕墙、家用玻璃和汽车玻璃领域的应用,采用淋涂、擦涂、刷涂或滚涂方式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海虹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海虹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3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