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13000.0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0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柱;丁国富;黎荣;王建;何旭;王晨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30/0601 | 分类号: | G06Q30/0601;G06Q10/0631;G06F16/901;G06Q50/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车辆 产品 平台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通过构建复杂机电产品的模块化结构树;识别所述复杂机电产品模块类型;进行各个模块的简统设计;构建产品主结构;构建产品平台定位规则;构建需求‑模块映射规则;构建模块配置规则,从而构建了一种轨道交通产品平台,有利于推动轨道交通车辆模块化、通用化、谱系化建设,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机电产品平台构建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复杂机电产品因其需求、结构、技术、制造和管理等方面的复杂性,导致产品设计参数和约束繁多,设计结果多变,定制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在对复杂产品设计时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和零部件才能够提高复杂产品设计的可靠性,达到预期设计效果。因此为复杂机电产品建立产品平台的重要性相对于简单产品而言更加凸显。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密切相关。相较公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轨道交通因具有输送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高、正点率高、能耗低、全天候运行的综合优势,在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突出。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日趋旺盛、路网规模与客运能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随着工程研究的深入、市场的拓展与细化、运用数据的积累,轨道交通车辆的谱系化等需求发展也已提上日程,轨道交通车辆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而轨道交通车辆作为一种复杂的机电产品,势必需要建立其产品平台,从而实现以较低的成本来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从而推动轨道交通车辆的模块化、通用化、谱系化建设。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针对复杂机电产品平台构建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车辆模块化、通用化、谱系化建设需求,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机电产品平台构建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平台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复杂机电产品的模块化结构树;其中,通过多层级模块划分方法构建所述复杂机电产品,尤其是轨道交通车辆产品的模块化结构树,通过构建统一、规范的模块化结构树,为实现以“模块”为载体的产品平台信息管理奠定基础;
步骤2:识别所述复杂机电产品模块类型;根据所述步骤1中模块化结构树将所述模块类型识别为平台模块和非平台模块,所述产品的平台模块包括基本模块、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其中,将识别结果用于模块实体设计,用于构建产品主结构以实现需求驱动的产品定制设计;
步骤3:基于所述步骤2中模块类型识别的结果,进行各个模块的简统设计,以减少不必要、无价值的差异性;
步骤4:构建产品主结构,根据所述模块化结构树、所述模块类型识别结果、所述模块实体设计结果综合形成产品主结构;
步骤5:根据产品平台规划时的市场细分变量与产品平台规划的结果,构建产品平台的定位规则,以便新订单产品设计时可快速将客户订单定位到某一产品平台范围,并进一步基于该产品平台进行定制设计;
步骤6:构建需求-模块映射规则;通过构建不同产品平台下的客户需求与产品模块属性参数间的映射关系,支持将来基于产品平台的定制设计中新订单的需求向模块属性参数的快速转化;
步骤7:构建模块配置规则;通过构建产品主结构中不同模块间的约束关系,形成各产品主结构的模块配置规则表,保证模块配置时模块组合的合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较于传统的复杂机电产品平台构建而言,本发明一方面能基于客观实例数据,量化模块及其实例的相似度、使用度、可靠性、供应商评分、成本等指标,帮助企业基于指标识别模块类型并且开展简统设计,从而有效降低产品平台构建的主观性,另一方面构建了产品平台定位规则、需求-模块映射规则以及模块配置规则,帮助企业基于规则实现产品的快速定制设计,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与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30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铁心槽宽测量工具
- 下一篇:固定挡圈、吹气预旋装置及吸油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