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及消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12905.6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祁建城;吴金辉;张宗兴;衣颖;张恩雷;张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4;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传递 防护 器具 熏蒸 装置 消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及消毒方法,涉及生物安全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消毒室、发生装置、消毒液储罐和第一管路,消毒室用于放置待消毒防护器具,发生装置设置在第一管路上,第一管路的两端均与消毒室连通,消毒液储罐用于盛放消毒液,消毒液储罐与发生装置连通,消毒液储罐内的消毒液在发生装置的作用下产生消毒气体,并通过第一管路进入消毒室对待消毒防护器具进行消毒,消毒室包括第一传递门和第二传递门,第一传递门与清洁区连接,第二传递门与污染区连接,第一传递门和第二传递门能够实现互锁密封,第一传递门和第二传递门不可同时开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待消毒防护器具的全自动全面消毒,简化消毒过程和传递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安全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及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防护器具的消毒灭菌是重复使用的必要前提。以正压生物防护头罩为例,正压生物防护头罩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可对人员头部和呼吸道提供高等级的安全防护。在操作病原微生物过程中,正压生物防护头罩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通常在使用之后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方能供他人再次安全使用。正压生物防护头罩主要由头罩罩体、供气管路、动力送风过滤装置组成,前期主要以消毒液浸泡、喷洒、擦拭等方式进行消毒,同时为清除残留的消毒液,还需要用清水进行洗涤、晾干、消毒,过程异常繁琐,且在消毒过程中,存在操作人员暴露风险。同时,在一些生物安全防护设施里,例如负压隔离病房、生物制品车间等,人员进出设置有独立通道,正压生物防护头罩的穿脱通常位于不同房间,为了头罩的重复使用,还需复杂的物品传递流程。
为此,针对正压生物防护头罩安全重复使用中消毒及传递的难题,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及消毒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对待消毒防护器具的全自动全面消毒,简化消毒过程和传递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包括消毒室、发生装置、消毒液储罐和第一管路,所述消毒室用于放置待消毒防护器具,所述发生装置、所述消毒液储罐和所述第一管路均位于所述消毒室的外部,所述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消毒室连通,所述消毒液储罐用于盛放消毒液,所述消毒液储罐与所述发生装置连通,所述消毒液储罐内的消毒液在所述发生装置的作用下产生消毒气体,并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消毒室对待消毒防护器具进行消毒,所述消毒室包括第一传递门和第二传递门,所述第一传递门与清洁区连接,所述第二传递门与污染区连接,所述第一传递门和所述第二传递门能够实现互锁密封。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消毒出气阀、第一循环风机、消毒进气阀,所述消毒出气阀和所述第一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之间,所述消毒进气阀设置在所述发生装置与所述第一管路的进气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还包括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除残罐和除残阀,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消毒出气阀和所述发生装置之间的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所述消毒液储罐与所述发生装置之间设置有计量泵,所述消毒液储罐的下方还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用于称量所述消毒液储罐内的消毒液的重量。
优选地,所述集成传递式的防护器具熏蒸装置还包括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均与所述消毒室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沿所述循环管路的出气口向所述循环管路的进气口依次设置有出风阀、第二循环风机、循环阀和管道加热器;
所述循环管路的进气口与所述消毒室内的主管连通,所述主管上连接有若干支管,各所述支管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待消毒防护器具位于所述支管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2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水氟化氢槽清空装置以及清渣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环保速溶结壳抑尘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