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实验台轴承滑油热循环测量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11524.6 | 申请日: | 2021-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侯磊;昌泽元;侯升亮;梁廷伟;林荣洲;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23200 | 代理人: | 孙宇博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实验 轴承 滑油热 循环 测量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实验台轴承滑油热循环测量系统,包括主油路和多条分油路,油箱、加热泵、温度传感器、供油齿轮泵、主油路溢流阀和冷却循环装置位于主油路上;油箱装载加热泵和温度传感器,供油齿轮泵为滑油系统的进油提供动力;冷却循环装置位于油箱的上游,分油路回油齿轮泵的下游;主油路溢流阀位于供油齿轮泵的下游。本发明通过在油箱安装加热泵和温度传感器,以及冷却循环装置,可以对系统内滑油进行温度控制,配合滑油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流入和流出发动机轴承的滑油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实验台轴承滑油热循环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系统正朝着高转速、高负荷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其上支承部件的动力学性能和热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轴承作为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中的重要支承和传动部件,具有相比于其他位置部件更加复杂的动力学特性和温度特性,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线性的。深入研究轴承的非线性温度特性,对阐明动力学参数以及热参数的相互影响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轴承工作在油、脂润滑的液态介质中,这些滑油通过进油和出油段管路在发动机内部实现循环,通过控制滑油的温度可以改变轴承的预温度,控制压力和流量可以改变轴承与滑油的接触程度,间接改变轴承温度;同时,轴承运行中产生的摩擦热可使轴承温度升高,通过控制轴承的运行速度可以改变滑油温度,从而实现对轴承动力学参数以及热参数相互影响的研究。
目前,关于发动机的滑油循环测量系统多是关注管路中的流量测量,从而研究滑油管径选取、滑油箱尺寸选取等。具体方案为构建发动机的油路循环系统,在测量段滑油管路上设置流量传感器等装置测量其中的流量,把温度的变化作为在测量中需要克服的问题,没有考虑到滑油系统中的温度变化对轴承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只是单纯测量滑油系统的流量,忽略油路的温度参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实验台轴承滑油热循环测量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实验台轴承滑油热循环测量系统,包括主油路和多条分油路,油箱(1)、加热泵(2)、温度传感器(3)、供油齿轮泵(4)、主油路溢流阀(5)和冷却循环装置(34)位于主油路上;油箱(1)装载加热泵(2)和温度传感器(3),供油齿轮泵(4)为滑油系统的进油提供动力;冷却循环装置(34)位于油箱(1)的上游,分油路回油齿轮泵的下游;主油路溢流阀(5)位于供油齿轮泵(4)的下游;分油路上分别设置有分油路调压阀、分油路调压阀、节流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分油路回油齿轮泵。
所述分油路包括进油段滑油管路和回油段滑油管路,进油段滑油管路上依次安装有分油路调压阀、节流阀、流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回油段滑油管路上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节流阀、回油齿轮泵。
所述分油路调压阀包括第一分油路调压阀(6)、第二分油路调压阀(7)和第三分油路调压阀(8)。
所述节流阀包括第一节流阀(9)、第二节流阀(10)、第三节流阀(11)、第四(28)、第五节流阀(29)和第六节流阀(30)。
所述流量传感器包括第一流量传感器(12)、第二流量传感器(13)和第三流量传感器(14)。
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三压力传感器(17)、第四压力传感器(25)、第五压力传感器(26)和第六压力传感器(27)。
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8)、第二温度传感器(19)、第三温度传感器(20)、第四温度传感器(22)、第五温度传感器(23)和第六温度传感器(24。
所述回油齿轮泵包括回油齿轮泵包括第一回油齿轮泵(31)、第二回油齿轮泵(32)、第三回油齿轮泵(33)和冷却循环装置(34)。
分油路包括三条分油路,分别为前油路a、中油路b和后油路c。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