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分流式旋流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1214.4 | 申请日: | 202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邢雷;赵立新;司书言;刘海龙;张爽;陈映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7/00 | 分类号: | B04C7/00;B04C3/00;B04C5/103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分流 式旋流 分离 装置 | ||
1.一种自动分流式旋流分离装置,具有一级浮动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浮动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包括限位进液筒(1)、锥体导流腔(2)、浮动式螺旋流道(3)、稳压弹簧(4)、一级密封盘(5);所述限位进液筒(1)主要结构有一级连接孔(101)、流道限位环(10)、筒端法兰(11)、侧向进液入口管(12),侧向进液入口管(12)上开有侧向进液孔(1201),一级连接孔(101)与一级密封盘(5)螺纹连接,限位进液筒(1)出口端面焊接筒端法兰(11)可与腔端法兰(13)连接,流道限位环(10)焊接在筒端法兰(11)内侧并与其等高且保持底部齐平,侧向进液孔(1201)进液速度方向与限位进液筒(1)内壁相切、侧向进液孔(1201)端面焊接法兰可与外界管路连接,侧向进液入口管(12)与限位进液筒(1)外壁面焊接连接;
所述锥体导流腔(2)主要结构有腔端法兰(13)、柱段腔体(14)、锥段腔体(15)、腔体底流导管(16)、弹簧支撑环(17)、同向出流式溢流管(18)和同向侧流式出口管(19),腔端法兰(13)焊接在锥体导流腔(2)入口端面,柱段腔体(14)、锥段腔体(15)、腔体底流导管(16)同轴心并依次焊接连接,弹簧支撑环(17)焊接在柱段腔体(14)内侧、轴向上靠近锥段腔体(15),同向出流式溢流管(18)轴向贯穿整个腔体底流导管(16)、同向出流式溢流管(18)出口端面焊接法兰与外界管路连接,同向侧流式出口管(19)出口端面焊接法兰可与外界管路连接、同向侧流式出口管(19)与腔体底流导管(16)外壁面焊接连接;
所述浮动式螺旋流道(3)由五条螺旋流道组成、其与锥体导流腔(2)内侧和切向旋流筒(6)外壁均为间隙接触且其位于稳压弹簧(4)上方;所述稳压弹簧(4)位于弹簧支撑环(17)上且与锥体导流腔(2)内侧间隙接触;所述一级密封盘(5)中心开孔,外侧开有螺纹与限位进液筒(1)上的一级连接孔(101)螺纹连接、一级密封盘(5)内侧嵌有一级密封圈(20)且一级密封圈(20)与切向旋流筒(6)过盈连接;
所述二级内嵌式螺旋流道分离单元包括切向旋流筒(6)、流道悬挂式溢流导管(7)、内嵌式螺旋流道(8)以及二级密封盘(9);所述切向旋流筒(6)具有柱段筒体(21)、锥段筒体(22)、筒体底流导管(23)和螺旋渐扩式出口管(24),柱段筒体(21)顶端开有部分螺纹与二级密封盘(9)螺纹连接且柱段筒体(21)、锥段筒体(22)、筒体底流导管(23)同轴心并依次焊接连接,10列阵列进液孔(601)圆周分布切向旋流筒(6)表面且每列有5个阵列进液孔(601),螺旋渐扩式出口管(24)与筒体底流导管(23)焊接连接且旋向与浮动式螺旋流道(3)旋向一致;所述流道悬挂式溢流导管(7)在其外表面开两段螺纹,分别与二级密封盘(9)和内嵌式螺旋流道(8)螺纹连接,流道悬挂式溢流导管(7)中心开有通孔贯穿整体;
所述内嵌式螺旋流道(8)内壁开有螺纹,与流道悬挂式溢流导管(7)外壁螺纹连接,内嵌式螺旋流道(8)由5条流道构成,旋向与浮动式螺旋流道(3)和螺旋渐扩式出口管(24)的旋向一致,稳流倒锥(25)焊接在内嵌式螺旋流道(8)的底部;所述二级密封盘(9)中心开孔,外侧开有部分螺纹与切向旋流筒(6)顶部螺纹连接、二级密封盘(9)内嵌有二级密封圈(901)且二级密封圈(901)与流道悬挂式溢流导管(7)过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12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电流磁保持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从硫化矿石中浸出铜、金和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