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10179.4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6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冉军;余强;陶建权;杨妍妮;付道一;朱娇艳;周琪;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7/00 | 分类号: | F03D17/00;F03D15/00;F03D8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分析 联轴器 打滑 故障 预警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风力发电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中提取实时风轮转速、实时发电机转速;
从风力发电机组的历史运行数据提取算法所需特征变量数据,将算法所需特征变量数据分为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和非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提取非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中的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并删除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中的异常数据,得到对应非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的第二风轮转速、第二发电机转速;根据第二风轮转速、第二发电机转速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得到斜率和截距;
将实时发电机转速根据所述斜率和截距折算为实时风轮转速,得到实时风轮转速的预测值;
计算实时风轮转速和实时风轮转速的预测值两者之间的差值,所述差值为实时转差;
当实时转差超过预警阈值的持续时间达到时间阈值时,根据风力发电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判断风轮转速和发电机转速是否正常且无信号波动:
如是,判定为联轴器打滑;
如否,判定为传感器或线路异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线性回归模型求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警阈值和时间阈值,按以下方法求得:
T1、提取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中的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并删除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中的异常数据,得到对应联轴器打滑故障数据的第一风轮转速、第一发电机转速;
T2、根据所述斜率和截距,结合第一风轮转速、第一发电机转速,计算第一风轮转速的历史记录值与历史预测值的历史转差;
T3、根据历史转差确定预警阈值和时间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2中计算第一风轮转速的历史记录值与历史预测值的历史转差,包括:
T21、根据斜率和截距,将第一发电机转速折算为第一风轮转速,得到第一风轮转速的历史预测值;
T22、将所述第一风轮转速历史记录值与第一风轮转速历史预测值之差作为历史转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T3中根据历史转差确定预警阈值和时间阈值,包括:
T31、计算历史转差的均值和标准差;
T32、将所述均值和标准差之和作为预警阈值;
T33、将联轴器打滑故障期间的历史转差超出预警阈值的持续时间作为时间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阈值为3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删除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中的异常数据时,风轮转速保留数值范围为[0,20],发电机转速保留数值范围为[0,20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风电联轴器打滑故障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机理分析法判断风轮转速和发电机转速是否正常且无信号波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装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101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