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9837.8 | 申请日: | 2021-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谭亚南;关新元;李咏梅;李珊珊;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1/00;A61K45/00;A61K47/46;A61K49/00;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8053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ir 响应 仿生 纳米 及其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其中,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肿瘤细胞,依次采用冻融法、梯度离心和重悬,获得肿瘤细胞膜溶液;S2、采用溶剂扩散法,获得热敏脂质给药系统;S3、将所述肿瘤细胞膜溶液与热敏脂质给药系统混合并用脂质体挤出器挤出过滤,得到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NIR响应型仿生细胞膜纳米囊泡,其具备肿瘤高效同源靶向的功能,并且进一步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长期逆转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协同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引入功能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启动机体免疫系统,实现对肿瘤细胞长期的免疫记忆、预防和杀伤。但是,目前约85%肿瘤患者对免疫治疗响应不佳,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可保护肿瘤细胞,通过免疫抑制等机制进行免疫逃逸。
逆转肿瘤免疫抑制型微环境(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治疗已成为主要的免疫治疗方式。其中,针对PD-1/PD-L1通路的ICB疗法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例如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中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单独使用PD-1/PD-L1抑制剂,仅对10%~30%的患者有效,这可能受限于肿瘤组织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比例。大部分实体瘤深层缺乏TILs,称作“冷”肿瘤,对单一抗PD治疗并不敏感,是ICB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研究发现,TILs常被限制于肿瘤微环境基质区域而非肿瘤细胞周围,其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通过激活PD-L2和FASL,使得CD8+T细胞耗竭,无法发挥细胞毒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效应。
因此,联合其他有效治疗策略,重塑肿瘤微环境,提高肿瘤深部TILs比例,激活效应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是增强PD-1/PD-L1阻断治疗的关键,有望大幅度抑制肿瘤复发或转移。
目前,已有研究者借助纳米技术将PD-1/PD-L1阻断疗法与放疗、光疗等手段联合,协同刺激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响应来控制转移性肿瘤生长。研究发现,光热或光动力治疗通过产生高热或活性氧,可诱导肿瘤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death,ICD),释放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激活体内免疫应答。光热疗法可能通过提高肿瘤深部TILs比例,并利于改善免疫抑制型肿瘤微环境,其可作为增强PD-1/PD-L1阻断治疗的有效联合策略。
而在体循环过程中,多数纳米给药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原性问题,细胞膜包被的仿生型药物递释系统能够显著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可模拟体内物质或感染力较强的病原体功能,复制其生理过程,将药物准确递送至靶部位。肿瘤细胞膜表面高表达粘附蛋白、整合素、粘附激酶等特异性蛋白,使得同源肿瘤细胞之间具有较强的粘附力,细胞能高度自我识别,可实现同源肿瘤靶向。
同源肿瘤细胞膜可用于构建仿生型药物递释系统,通过联合光热疗法,有望提高PD-1/PD-L1阻断治疗在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脱靶效应,实现高效低毒的免疫治疗目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的构建方法,有效地提高了PD-1/PD-L1阻断治疗在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治疗效果,同时还降低了脱靶效应,实现高效低毒的免疫治疗目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NIR响应型仿生膜纳米囊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未经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9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植物多糖的发酵乳
- 下一篇:一种煤矿采矿用的高效率通风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