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隔墙底部盲区土柱临界高度确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3595.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1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远刚;严华;刘彦峰;黄锐;胡晓明;刘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牛晶晶 |
地址: | 43003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隔墙 底部 盲区 临界 高度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沉井隔墙底部盲区土柱临界高度确定的方法,其中,隔墙(1)包括伸入土柱(2)内的刃脚(1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土柱(2)发生破坏时分布于所述刃脚(11)两侧的破坏土楔体(21);
取所述刃脚(11)和所述破坏土楔体(21)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力的平衡方程:式中,R0为所述刃脚(11)的踏面上的支撑力,a为所述刃脚(11)的踏面的宽度,c为所述刃脚(11)的斜面上单位面积的粘聚力,d为所述刃脚(11)的高度,α为所述刃脚(11)的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θ为所述破坏土楔体(21)的下斜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所述破坏土楔体(21)的下斜面受到土体的支撑力R与所述破坏土楔体(21)的下斜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δ为所述刃脚(11)传递至所述破坏土楔体(21)上的合力F2的作用方向与所述刃脚(11)的斜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所述力的平衡方程确定所述土柱(2)的临界高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力的平衡方程确定所述土柱(2)的临界高度,包括:取其中,b为所述破坏土楔体(21)的宽度,h为所述土柱(2)的高度;当R0的极小值与所述隔墙(1)底部测量得到的土体的支撑力相等时,此时R0对应的h即为所述土柱(2)的临界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隔墙底部盲区土柱临界高度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所述刃脚(11)和所述破坏土楔体(21)的至少其中之一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力的平衡方程,包括:
取所述刃脚(11)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第一平衡方程;
取所述刃脚(11)以及所述刃脚(11)两侧的所述破坏土楔体(21)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第二平衡方程;
取所述破坏土楔体(21)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第三平衡方程;
联立所述第一平衡方程、所述第二平衡方程和所述第三平衡方程得到所述力的平衡方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隔墙底部盲区土柱临界高度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所述刃脚(11)为隔离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第一平衡方程,包括:
对所述刃脚(11)进行受力分析;
根据所述刃脚(11)所受上部结构的力F、所述刃脚(11)与所述破坏土楔体(21)之间的粘聚力C2、所述刃脚(11)的踏面上的支撑力R0以及所述刃脚(11)的斜面受到所述土柱(2)的竖直反力F1和水平反力H,建立所述第一平衡方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井隔墙底部盲区土柱临界高度确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方程包括第一分方程和第二分方程,
所述第一分方程为:式中,R0为所述刃脚(11)的踏面上的支撑力,a为所述刃脚(11)的踏面的宽度,α为所述刃脚(11)的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d为所述刃脚(11)的高度,F2为所述竖直反力F1和所述水平反力H的合力,δ为所述合力F2的作用方向与所述刃脚(11)的斜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所述第二分方程为:2C2·sinα+2F2·cos(α-δ)+R0=F,式中,F为所述刃脚(11)所受上部结构的力,C2为所述刃脚(11)与所述破坏土楔体(21)之间的粘聚力,α为所述刃脚(11)的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F2为所述竖直反力F1和所述水平反力H的合力,δ为所述合力F2的作用方向与所述刃脚(11)的斜面的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35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