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渣仓系统排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2827.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3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潘庆宇;郑仁和;张来锋;魏正峰;翁武强;王震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郭梦羽 |
地址: | 36321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锅炉渣仓系统排渣装置,包括渣仓,渣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沿远离第一出料口方向依次设有接于外界机架上的第一插板门组、喷淋器和下料斗,其中,第一插板门组设于第一出料口的正下方,第一插板门组用于控制第一出料口的开闭状态,喷淋器和下料斗的设置满足自第一出料口排出的炉渣能够经过喷淋器喷淋后落入下料斗内;本发明具有下料顺畅、保证排查工作连续性、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渣仓系统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锅炉炉渣经干渣机收集集中至渣仓1后,会在渣仓1底部分为干渣路和湿渣路两路进行排渣,其中,干渣路的炉渣走向为:炉渣自渣仓1的其中一个出料口2的插板门3排出后经电动给料机4进入干式排渣机5后再卸入运载车辆7内运至厂外,湿渣路的炉渣走向为:炉渣自渣仓1的另一个出料口2的插板门3排出后经电动给料机4进入湿式排渣机6后再卸入运载车辆7内运至厂外。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有以下问题:
1、由于锅炉在运行时存在有工况不确定的因素,一旦锅炉内发生煤质变化、燃烧不充分等情况时,此时,锅炉排渣时便会夹带有大量较大、较硬的焦块,由于焦块过大、过硬,而电动给料机运行过程中的间隙较小,较大、较硬的焦块可能出现无法顺利通过电动给料机排出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电动给料机中的下料管出现堵塞的现象,严重时还可能导致电动给料机出现链条崩断等现象,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2、当出现电动给料机的下料管堵塞、链条崩断等现象时,需长时间对电动给料机进行维修,如人工清堵、人工取焦块、更换链条等工作,这就导致对锅炉炉渣的排渣工作需要停止运行,如若维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锅炉出现降负荷、停止运行等事故的发生;
3、现有技术中的湿式卸渣机多为常见的湿式双轴搅拌机,其易磨损部件较多,需要更换部件的次数较为频繁,不仅会影响锅炉炉渣排渣工作的效率,还存在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锅炉渣仓系统排渣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锅炉渣仓系统排渣装置,包括渣仓,渣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上沿远离第一出料口方向依次设有接于外界机架上的第一插板门组、喷淋器和下料斗,其中,第一插板门组设于第一出料口的正下方,用于控制第一出料口的开闭状态,喷淋器和下料斗的设置满足自第一出料口排出的炉渣能够经过喷淋器喷淋后落入下料斗内。
优选的,排渣装置还包括用于工作人员使用的控制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板门组和喷淋器之间沿贴近喷淋器方向还依次设有接于外界机架上的液压碎渣机和隔栅,液压碎渣机的碎渣端呈朝向隔栅方向设置,液压碎渣机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在一起,隔栅的设置满足自第一出料口排出的炉渣能够落至隔栅上。
优选的,所述隔栅上设有用于拍摄隔栅贴近液压碎渣机侧的网面上图像的摄像头,摄像头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抽液泵和储水箱,抽液泵的进液端通过管道连接与储水箱的出水端连接在一起,抽液泵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与喷淋器的进液端连接在一起,抽液泵还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板门组包括第一手动插板门和第一电动插板门,第一手动插板门和第一电动插板门呈沿贴近传输带机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电动插板门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接于外界机架上的负压除尘器和绞龙,负压除尘器的除尘端通过管道连接与下料斗连接在一起,负压除尘器的出料端通过管道连接与绞龙的进料端连接在一起,绞龙的出料端与下料斗连接在一起,负压除尘器和绞龙还与控制台电性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华能(福建漳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