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手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2728.3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炜弘;余帆;汤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C19/00 | 分类号: | A62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孔凯凯 |
地址: | 32500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 手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灭火手雷,包括手雷本体,所述手雷本体的下端呈圆弧状并在底部设置有保持手雷本体呈竖直状态的垂块,所述手雷本体中部开设有盛装干粉灭火剂的干粉腔以及充满压缩二氧化碳的充气腔,所述手雷本体侧端开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干粉腔和所述充气腔的旋喷孔,所述旋喷孔以所述手雷本体的中心为轴心向一侧呈外旋状,所述手雷本体在所述旋喷孔远离所述干粉腔和所述充气腔的一端嵌设有热胀封头。本申请具有及时进行火灾救援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手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灭火器大都是由高压的灭火器罐及橡胶或塑料软管组成,灭火时需人工手拉或手提灭火气罐,手持软管近距离喷射火源,操作不方便,危险性较高,由于距离较近,灭火人员会受到突然的爆炸及高温空气灼烧的危险,在火灾火焰较大的情况下难以突进到灭火的有效距离。现有的灭火手雷采用原理与军用手雷相同,需要拉开保险扔出过5-10秒后引爆喷出灭火剂灭火,且体积较大,对于高处发生的火灾例如台架变压器,斜坡上的火灾,扔出灭火手雷后会滚落到较远距离,不能有效应对此类火灾。
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9718493A公开了一种碰撞式灭火手雷,包括手雷主体和引爆装置,引爆装置设置在手雷主体顶部,引爆装置上设有永磁体、凸型内腔,内腔内设有导体滚球、保险拉环、两个电极固定触点,两个电极固定触点一端均固定在引爆装置上,另一端均指向内腔中心点,手雷主体设有主体外壳、起爆器和超细干粉。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灭火手雷都是在火灾发生后,人工将灭火手雷投掷到火灾现场进行救灾,但是火灾所引发的人员伤亡很多都是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灭火而造成的。
发明内容
为了及时进行火灾的救援,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手雷。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灭火手雷,包括手雷本体,所述手雷本体的下端呈圆弧状并在底部设置有保持手雷本体呈竖直状态的垂块,所述手雷本体中部开设有盛装干粉灭火剂的干粉腔以及充满压缩二氧化碳的充气腔,所述手雷本体侧端开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干粉腔和所述充气腔的旋喷孔,所述旋喷孔以所述手雷本体的中心为轴心向一侧呈外旋状,所述手雷本体在所述旋喷孔远离所述干粉腔和所述充气腔的一端嵌设有热胀封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灭火手雷在使用时,将手雷直接丢入火灾现场,现场的高温使得热胀封头受热膨胀,从而从旋喷孔内掉落出,此时充气腔内的压缩二氧化碳由充气腔沿着旋喷孔喷出,在喷出的过程中使得整个灭火手雷发生急速旋转,灭火手雷下端的垂块使得手雷本体可保持竖直状态,而旋转一旦发生,干粉腔内的干粉也会沿着旋喷孔喷出,二氧化碳气体将会协助干粉喷出,干粉的喷出将会附着在火焰表面,一方面减少燃烧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另一方面可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进行灭火。该方案可在易发生火灾的位置进行摆放,当发生火灾时该灭火手雷可自动启动,从而完成灭火,使得对火灾现场的救援更加及时。
优选的,所述手雷本体的外周侧壁贴设有一层金属导热贴层,所述金属导热贴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热胀封头露出的露出孔,所述金属导热贴层在所述露出孔处设置有抵接于所述热胀封头外端面的金属导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灭火手雷呈球状,使得在发生火灾且火灾并未扩大时,手雷本体侧端的热胀封头可能只有部分受到较高温度的炙烤,从而导致只有部分旋喷孔打开,进而影响灭火效果,该方案中在手雷本体的外周壁设置金属导热贴层,使得金属导热贴层将高温传递至手雷本体的外壁,再通过金属导热片将热量传递到所有的热胀封头上,从而在发生火灾时可以尽量多的打开旋喷孔,从而提升灭火效果。
优选的,所述手雷本体下侧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上端转动设置有旋转托台,所述旋转托台上端开设有供所述手雷本体下端插入的放置槽,所述旋转托台在所述放置槽内壁凸设有限位凸点,所述手雷本体下端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凸点插入的限位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7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