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废弃物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2714.1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雍建平;卢灿忠;肖雨晨;谢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61K8/9789;A61Q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元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5 | 代理人: | 刘元霞;吕少楠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废弃物 有效 部位 提取物 及其 提取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叶废弃物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所述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茶叶废弃物粉碎,用溶剂浸泡或热提取后,过滤,浓缩,得到浸膏;将所述浸膏分散在水中,用第一萃取剂萃取,得到水层;将所述水层用第二萃取剂萃取至少两次,收集、合并得到的乙酸乙酯层,所述乙酸乙酯层经脱色、过滤、浓缩、干燥后,得到所述有效部位提取物。本发明得到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能够作为抗氧化功能性的食品、饮料、化妆品的原料或添加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废弃物(茶毫或茶梗)有效部位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茶(红茶、乌龙茶和绿茶)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消费,是三大饮料之首,也是我国最普及的一种天然饮料,茶文化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茶叶品种齐全,资源丰富,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生产、出口国。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蛋白质酶、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油脂、甾醇、维生素和色素等。多项研究证明茶叶提取物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抗氧化、降低血糖血脂等药理功能,其主要功能性成分是茶多酚,约占茶叶干重的18%-36%。
在茶叶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量的茶毫和茶梗作为废料被丢弃,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茶叶废弃物(茶毫或茶梗)提取得到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方法,得到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废弃物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茶叶废弃物粉碎,用溶剂浸泡或热提取后,过滤,浓缩,得到浸膏;
B、将步骤A所述浸膏分散在水中,用第一萃取剂萃取,得到水层;
C、将步骤B所述水层用第二萃取剂萃取至少两次,收集、合并得到的萃取层,所述萃取层经脱色、过滤、浓缩、干燥后,得到所述有效部位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茶叶废弃物为茶毫和/或茶梗。例如,所述茶毫和/或茶梗可以来源于本领域已知的各种茶,例如乌龙茶、白茶、红茶或绿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将茶叶废弃物粉碎至粒度为70-90目,优选地,粉碎至75-85目,例如为70目、73目、76目、80目、82目、86目或90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茶叶废弃物与混合溶液的质量体积比可以为1kg:(1-5)L,优选地,为1kg:(2-4)L,例如为1kg:1L、1kg:2L、1kg:2.5L、1kg:5L;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混合溶液中,乙醇和水的体积比可以为(50-100):30,优选为(60-90):30,例如为50:30、60:30、70:30、80:30、90:3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浸泡的温度可以为10-30℃,优选为15-25℃,例如为10℃、15℃、25℃、3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浸泡时间可以为20-50天,优选为30-40天,例如为25天、30天、35天、45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热提取的温度可以为30-100℃,优选为50-90℃,例如为60℃、70℃、80℃;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步骤A中所述热提取的时间可以为6-24h,优选为10-20h,例如为8h、12h、18h、22h;
根据本发明的实例方案,步骤A中所述溶剂为低级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优选为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实例方案,步骤B中所述第一萃取剂为有机溶剂,优选地,所述第一萃取剂为正己烷、氯仿或二氯甲烷,例如为正己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未经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2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