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及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00906.9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赖时伍;罗富章;邓奇宝;胡志宗;湛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5/00 | 分类号: | B65F5/00;B07C5/346;B07C5/36;B07C5/02;B65G37/00;B65G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沙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社区 袋装 垃圾处理 设备 监控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及监控系统,所述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垃圾投放带、垃圾检测带、垃圾压缩带以及垃圾处理带;所述垃圾投放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及称重检测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称重检测机构上,通过所述称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投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袋装垃圾的重量;所述垃圾检测带包括第二传送带、垃圾预检机构、X光检测机构以及垃圾回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垃圾预检机构、X光检测机构以及第一摆杆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本申请的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提高了垃圾分类效率,避免二次污染;实现了垃圾预检、分类识别、压缩、处理的全程自动化,以促进社会资源的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及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垃圾分类全国推广,逐步进入社区落实执行。当前在社区设置的垃圾分类站,都需要人提前把垃圾分类好,并且丢入指定的分类垃圾箱,在垃圾分类推广的前期阶段,普通人还未习惯垃圾分类的方式,很多时候人们并未对垃圾进行手动分类,而是一整袋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随便找个垃圾箱投入,达不到垃圾分类的效果。
当前做自动垃圾分类的装置和方法,有些是采用金属探测器进行垃圾中的金属探测,如申请号为CN202110554458.1的一种垃圾自动分料装置,但是金属探测器只能探测金属垃圾,无法精准探测垃圾具体属于国家规定的4个垃圾分类类别(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它垃圾)的哪一类。有些是使用可见光摄像头对垃圾进行识别;对于可见光摄像头识别垃圾,如申请号为CN202110516646.5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水面垃圾收集分类装置及方法,它要求垃圾是暴露可见的,不能对袋装的垃圾进行识别,如果将袋装垃圾拆开检测,一方面增加了人力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二次污染及细菌传播的可能性。
另外,由于社区垃圾的种类多而复杂,常可能存在一些违禁品,例如爆炸物、毒品等,当众多垃圾混合在一起时,容易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对社区居民造成严重危害。加上物业等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实时监控每个垃圾处理设备的工作状态、垃圾存储量,设备经常损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及监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袋装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准确性不足、二次污染严重、安全性不足以及监管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所述社区袋装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垃圾投放带、垃圾检测带、垃圾压缩带以及垃圾处理带;
所述垃圾投放带包括第一传送带及称重检测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称重检测机构上,通过所述称重检测机构能够检测投放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的袋装垃圾的重量;
所述垃圾检测带包括第二传送带、垃圾预检机构、X光检测机构以及垃圾回流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垃圾预检机构、X光检测机构以及第一摆杆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
其中,所述垃圾预检机构能够对袋装垃圾进行预检,以判断袋装垃圾的安全性;所述X光检测机构能够检测识别袋装垃圾的类别,以判断垃圾分类的准确性;所述垃圾回流组件能够对垃圾分类不准确的袋装垃圾进行回流,所述垃圾压缩带能够对垃圾分类准确的袋装垃圾进行压缩,所述垃圾处理带能够将压缩后的袋装垃圾按照类别处理。
优选地,所述垃圾预检机构包括龙门架、扫描摄像头以及光幕,所述龙门架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所述扫描摄像头安装于所述龙门架的顶部,用于扫描所述第一传送带上袋装垃圾;所述光幕设置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用于扫描袋装垃圾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垃圾预检机构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及违禁品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器及所述违禁品检测装置置于所述龙门架的内侧,所述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袋装垃圾的温度,所述违禁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袋装垃圾中的违禁品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化低温甲醇洗吸收的节能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防止鸟类驻足的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