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外合成不同紧密程度的糖原状α-葡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00746.8 | 申请日: | 2021-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1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金征宇;柏玉香;刘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18 | 分类号: | C12P19/18;C12P19/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赵巧娜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合成 不同 紧密 程度 糖原 聚糖 方法 | ||
1.一种体外合成不同紧密程度的糖原状α-葡聚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以磷酸盐溶液为缓冲液,蔗糖为底物,以麦芽三糖为引物,并添加蔗糖磷酸化酶、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所述蔗糖和麦芽三糖的摩尔比例为(400~8000):1,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添加量比例为1:(50~400);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添加量比例与糖原状α-葡聚糖的疏松程度成正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中磷酸盐浓度在160mM~240mM;所述蔗糖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200~300mM;所述麦芽三糖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3~0.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蔗糖磷酸化酶的添加量为1~3U/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葡聚糖磷酸化酶的添加量为5~40U/μmol麦芽三糖;所述分支酶的添加量为1800~2200U/μmol麦芽三糖。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体系中含有磷酸盐缓冲液以维持pH=6.5~7.5,将蔗糖和麦芽三糖添加至反应体系中,在50~55℃下保温15~20min加入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反应150~180rpm震荡反应20~30min后加入蔗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在50~55℃下震荡反应4~16h。
6.一种提升糖原状α-葡聚糖疏松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蔗糖为底物、麦芽三糖为引物的磷酸盐反应体系中添加蔗糖磷酸化酶、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所述蔗糖和麦芽三糖的摩尔比例为600:1;所述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加酶量比例为1:(50~400);反应14~20h;糖原状α-葡聚糖的疏松程度与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添加量比例成正相关。
7.一种提升糖原状α-葡聚糖的半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蔗糖为底物、麦芽三糖为引物的磷酸盐反应体系中添加蔗糖磷酸化酶、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所述蔗糖和麦芽三糖的摩尔比例为600:1;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加酶量比例为1:(50~400);反应14~20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液中磷酸盐浓度在160mM~240mM;所述蔗糖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200~300mM;所述麦芽三糖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3~0.6mM;所述蔗糖磷酸化酶的添加量为1~3U/mL。
9.一种同时调节糖原状α-葡聚糖分子链疏松度和分子量大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蔗糖为底物、麦芽三糖为引物的磷酸盐反应体系中添加蔗糖磷酸化酶、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加酶量比例为1:(50~400);α-葡聚糖磷酸化酶和分支酶的加酶量比例为1:50,蔗糖浓度为240mM;麦芽三糖浓度与分子链疏松度成正相关,麦芽三糖的浓度与糖原状α-葡聚糖分子量的对数成负相关:
Y=-1.0428x+7.5152,其中y为以10为底的糖原状α-葡聚糖的分子量的对数,x为麦芽三糖的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麦芽三糖的浓度为0.03mM~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0074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