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8869.2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9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娟;黄俊;唐娅媛;李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徐会娟 |
地址: | 31002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蒜 绵粉蚧 室内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昆虫室内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方法。首先,野外采集被石蒜绵粉蚧为害的植株,将其带回室内,并对植株上的粉蚧按个体大小进行分类;然后,在人工气候室内,将相同大小的石蒜绵粉蚧接入发芽土豆上,直至该粉蚧发育为雌成虫;接着,使用柔软的毛笔将石蒜绵粉蚧雌成虫轻轻地转移至干净的发芽土豆上,待其产卵、卵孵化为1龄若虫、蜕皮为2龄若虫之后,将新鲜干净的发芽土豆靠置在刚蜕皮的2龄若虫旁边,让其自然爬至新鲜寄主植物上;最后,待新的发芽土豆上爬满适量石蒜绵粉蚧2龄若虫时,将其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并重复以上操作,以实现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本发明采用发芽土豆对石蒜绵粉蚧进行繁育,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该方法能显著缩短石蒜绵粉蚧的发育历期,增加其单雌产卵量,大大提高了繁育效率。而且,发芽土豆作为石蒜绵粉蚧的嗜食寄主,易于获得且方便存放,大大降低了饲养难度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室内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来入侵生物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属半翅目(Hemi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绵粉蚧属(Phenacoccus),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严重威胁中药材、园林观赏植物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安全生产的入侵性害虫,在全球共有40科131种植物受到该虫的取食危害,尤喜食茄科、菊科和多肉植物等。目前,该虫在我国北京、新疆、台湾、浙江、华南地区均有发生为害,且有进一步扩散为害的趋势。石蒜绵粉蚧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虫态吸食寄主植物幼嫩部位的汁液,使得受害的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最后干枯死亡。而且,同其他粉蚧类昆虫一样,石蒜绵粉蚧分泌的蜜露,易引起煤污病,影响植株正常光合作用,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成片死亡。
目前,研究人员在石蒜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及分布、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风险分析和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石蒜绵粉蚧的寄主范围广泛,但其在每种寄主植物上的适生性尤及发生危害情况不尽相同。研究表明,石蒜绵粉蚧尤其喜欢取食茄科、菊科及多肉类植物。智伏英等(2018)、李思怡等(2018)和潘颖佳等(2020)分别对土豆苗、莴苣叶和多肉植物上的石蒜绵粉蚧的存活、发育历期和繁殖等进行了研究。我们在实际研究中发现,石蒜绵粉蚧在发芽土豆上具有较高的存活率。而且,与土豆苗相比,发芽土豆操作更为方便,成本更低。因此,有必要对常见畅销且适合石蒜绵粉蚧的多肉品种(姬胧月与黑法师)、莴苣叶、番茄叶、土豆叶和发芽土豆上该粉蚧的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及繁殖力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最适寄主。同时,选择适合的寄主种类以及合理的饲养密度,是影响昆虫饲养效果的重要因素,是保证石蒜绵粉蚧室内种群建立与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充分研究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以制定合理防控策略的重要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方法,大大简化了饲养流程、降低操作成本,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石蒜绵粉蚧室内饲养最适寄主植物;S2.野外采集石蒜绵粉蚧,并将其接种至发芽土豆上进行繁育;S3.待所述石蒜绵粉蚧发育为成虫、产下子代个体并发育为2龄若虫后,将所述2龄若虫转接至新鲜寄主植物上;S4.将所述爬满2龄若虫的新鲜寄主植物转移至新的养虫笼,并重复S2-S4操作,以实现石蒜绵粉蚧的室内继代繁育。
优选的,所述最适寄主植物为发芽土豆,所述发芽土豆品种为荷兰土豆,个体大小为6~8cm,具4~6个芽眼,芽长1~2cm。
优选的,所述相同大小的石蒜绵粉蚧分别为雌成虫、1龄、2龄和3龄若虫,来源于野外采集的石蒜绵粉蚧寄主植物。
优选的,所述石蒜绵粉蚧的转接方法为,将新鲜干净的寄主植物靠置在刚蜕皮的2龄若虫旁边,让其自然爬至新鲜寄主植物上。
优选的,发芽土豆和多肉植物上所述2龄若虫数量分别为15~25头/块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床
- 下一篇:热传递组合物、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