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量子束烟气脱硫自清洁无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8637.7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6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印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方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B01D53/80;B01D53/32;B01D46/02;B01D49/00;B01D50/00;B03C3/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量子 烟气 脱硫 清洁 无垢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光量子束烟气脱硫自清洁无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NCR脱硝装置、SCR脱硝装置、第一管道、半干法脱硫塔、第二管道、布袋除尘器、第三管道、风机、光量子束产生装置、第四管道;SNCR脱硝装置的输入端与锅炉的烟气输出端相连,SNCR脱硝装置的输出端与SCR脱硝装置的输入端相连,SCR脱硝装置的输出端由第一管道与半干法脱硫塔的输入端相连;半干法脱硫塔的输出端由第二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输入端相连,布袋除尘器的输出端由第三管道与光量子束产生装置的进口相连,第三管道上设有风机,光量子束产生装置的出口由第四管道与烟囱的入口相连。该系统具有脱硫、脱硝、脱白、除尘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量子束烟气脱硫自清洁无垢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燃煤锅炉、钢厂烧结机以及其他一些燃烧化石燃料窑炉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如果直接将这些烟气排放入大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从而形成酸雨等环境灾害。烟囱排出的饱和湿烟气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时,在烟气降温过程中,烟气中所含水蒸气过饱和凝结,凝结水滴对光线产生折射、散射,从而使烟羽呈现出白色或者灰色,称其为“湿烟羽”(俗称“大白烟”)。
现有烟气的脱硫、脱硝、脱白、除尘的方法和设备较多,如中国专利:CN202010128903.3(名称: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脱白除尘一体化设备)、CN201911308365.X(一种锅炉烟气脱白系统)、CN201822027386.1(热湿烟气脱白除尘装置)、CN201821740452.3(用于钢厂烧结烟气脱硝脱白的一体化工艺系统)等。不足之处在于处理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电除尘是利用静电场吸附的原理,使含尘气体带上电荷向积尘极偏移,通过振达或水膜冲洗捕集粉尘,该传统技术只能捕集容易被荷电的粉尘,而不容易被荷电的粉尘就会逃逸,该技术的除尘效率满足不了日益提标的环境治理。由于频繁的振达清灰,容易使极板变形,导致放电距离不均匀,就会出现频繁的打火和拉弧,造成极板击穿,甚至发生火灾,该技术的不安全性也会导致生产企业的安全风险。由于水膜冲洗收尘极,容易使极板结垢,而导致运行费用的大量上升和除尘效率的降低,也容易使电场的工作电流增大,频繁的冲洗也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综上总总,传统技术不管从除尘效率、安全事故、环保事故、节能降耗等方面已深为广大用户所诟病。因此急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替代传统的电除尘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量子束烟气脱硫自清洁无垢系统,该系统具有脱硫、脱硝、脱白、除尘效果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量子束烟气脱硫自清洁无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SNCR脱硝装置26、SCR脱硝装置27、第一管道28、半干法脱硫塔29、第二管道30、布袋除尘器31、第三管道32、风机33、光量子束产生装置34、第四管道35;SNCR脱硝装置26的输入端与锅炉36的烟气输出端相连,SNCR脱硝装置26的输出端与SCR脱硝装置27的输入端相连,SCR脱硝装置27的输出端由第一管道28与半干法脱硫塔29的输入端相连;半干法脱硫塔29的输出端由第二管道30与布袋除尘器29的输入端相连,布袋除尘器29的输出端由第三管道32与光量子束产生装置34的进口相连,第三管道32上设有风机33,光量子束产生装置34的出口由第四管道35与烟囱的入口相连。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光量子束产生装置包括电源1、绝缘体4、阳极5、阳极支架6、出口腔体7、阴极9、收集装置11、进口腔体13、外壳20;出口腔体7内为出口腔15,出口腔体7的右侧面设有出口8,出口腔体7的上端面设有第四通孔22,出口腔体7的下端面设有第三通孔21,出口8、第四通孔22、第三通孔21均与出口腔体7的出口腔15相连通,第四通孔22位于第三通孔21的正上方;
进口腔体13的右侧面设有进口10,进口腔体13的上端面设有第二通孔19,进口10、第二通孔19均与进口腔体13的进口腔相连通,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为开口端;进口腔体13的下端与收集装置11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方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方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8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不干胶条
- 下一篇:打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