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7802.7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博;周辉;张宁;沈怡欢;卢景景;杨凡杰;高阳;张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05;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张晓冬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抗错断 结构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属于隧道建设技术领域。所述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管道、缓冲垫层及隧道衬砌结构;所述缓冲垫层和所述隧道衬砌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道内;所述隧道衬砌结构设置在所述泡沫混凝土的上方;所述缓冲垫层朝向所述隧道衬砌结构的端面为弧形。本发明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可以跨越活断层,适用范围广,当发生断层错动时,可以维持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对于地下空间的利用往往是通过隧道、隧洞和其他地下建筑物来实现的,一般修建隧道等地下工程时都会选择地质条件和围岩条件较好的地段,修筑好的隧道可以保证行车安全等要求。但是我国陆地在太平洋、印度洋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挤压作用下,在西南山岭地区的形成了大量的活断层地质构造,活断层在地震作用或地应力影响作用下会发生错动现象,这对地下隧道结构的安全具有重大的威胁;同时,隧道结构在断层错动影响下,会导致隧道结构出现裂缝、地表产生变形,甚至是隧道结构的垮塌和地表的沉陷等。
对于大多数跨越活断层隧道的施工以及制定抗错断方案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1,在选择隧道线路时尽量避免跨越活断层,或者主动避让大型的活动断裂带;
2,采用刚性防护措施来加强隧道结构自身的强度(例如使用高强度的材料,锚固支护等方法);
3,在隧道跨越活断层时主动加大隧道截面面积,以及通过改变隧道轮廓的形状等参数,使得隧道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但是,以上方法只是针对特定活断层的类型或者是对围岩自身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使得制定抗错断的方法适用性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跨越活断层隧道的施工以及制定抗错断方案,只是针对特定活断层的类型或者是对围岩自身强度有着较高的要求,使得制定抗错断的方法适用性较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抗错断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管道、缓冲垫层及隧道衬砌结构;所述缓冲垫层和所述隧道衬砌结构均设置在所述混凝土管道内;所述隧道衬砌结构设置在所述泡沫混凝土的上方;所述缓冲垫层朝向所述隧道衬砌结构的端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层朝向所述隧道衬砌结构的端面的弧度为5-10 度。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衬砌结构与所述混凝土管道之间预留错动量。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衬砌结构均与所述混凝土管道之间的错动量为 50-200mm。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衬砌结构包括:第一衬砌及第二衬砌;所述第二衬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砌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砌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层的材质包括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衬砌与所述第二衬砌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管道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二减震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层的厚度为10-20mm。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