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7764.5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8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晔;关云朋;韩亭鹤;王强;王涛;王宇石;马文良;李文磊;刘昊洋;张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7/1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宋晓晓 |
地址: | 150025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面 磨床 磕碰 伤上料 装置 | ||
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它涉及磨削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圆柱滚子在送料过程中容易造成磕碰伤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送料圆盘、上料机构、导向套和气缸,送料圆盘竖直设置,送料圆盘的前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送料孔,上料机构设置在送料圆盘的一侧,导向套设置在上料机构下端的出料口处,且导向套位于一个送料孔的正前方,导向套的正前方设有气缸。本发明用于滚子磨削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双端面磨削是采用贯穿式的加工方法,由送料盘及两片砂轮组成的一种磨削方法。将滚子送进送料盘一直是采用手动送料方式,由于送料圆盘在加工过程中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在送料过程中,操作不熟练,滚子与圆盘送料口接触时会产生磕碰伤。对于对外观质量要求高的圆柱滚子,其表面是不允许有磕碰伤的,一旦发生磕碰伤需要对滚子进行重新修复,严重的只能直接报废处理,造成返修成本增加。对于直径≤6mm的滚子可采用圆盘振动送料方式,对于直径>6mm的滚子需要设计专用自动送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圆柱滚子在送料过程中容易造成磕碰伤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包括送料圆盘、上料机构、导向套和气缸,送料圆盘竖直设置,送料圆盘的前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送料孔,上料机构设置在送料圆盘的一侧,导向套设置在上料机构下端的出料口处,且导向套位于一个送料孔的正前方,导向套的正前方设有气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包含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由滚子的自重随着加料杆和料槽的滑槽滑动到出料口处,送料的气缸前加装顶杆,调节气缸推料速度,使气缸的推料速度与圆盘的转速匹配,通过气缸、顶杆、导向套将滚子推入送料圆盘的送料孔,防止磕碰伤的产生,安全性高,有效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提高滚子上料效率,提高磨削工艺效率。同时加料杆可以做成多个,提前在加料杆上加满料后,用加满料的加料杆替换前一个送完料的加料杆,这样可以提高送料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局部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导向套2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右视图;
图5是图3中的左侧端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固定板9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的A-A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中料槽6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加料杆5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双端面磨床防磕碰伤上料装置包括送料圆盘1、上料机构、导向套2和气缸3,送料圆盘1竖直设置,送料圆盘1的前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设有多个送料孔1-1,上料机构设置在送料圆盘1的一侧,导向套2设置在上料机构下端的出料口8处,且导向套2位于一个送料孔1-1的正前方,导向套2的正前方设有气缸3。
本实施方式中送料圆盘1沿自身轴线方向回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7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压智能配电模块
- 下一篇:座椅组件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