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录井用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6174.0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凡(上海)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延安思凡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17;E21B47/01;E21B47/047;E21B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刘富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录井用 气体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录井用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本体(1)、嵌合在检测仪本体(1)上的操作按键(2)和显示屏(3)、固定在检测仪本体(1)上的气路管线接头(4)以及固定在检测仪本体(1)内的控制模块,操作按键(2)、显示屏(3)和控制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两个超声波传感器(5)、若干气路管线(6)、链状控制器(7)和保护装置(8);
其中一个所述超声波传感器(5)固定在检测仪本体(1)上,该超声波传感器(5)与控制模块通讯;
所述气路管线(6)的起始端与气路管线接头(4)相适配,所述气路管线(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包覆有橡胶管(26);
所述链状控制器(7)固定在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以及橡胶管(26)内,且与控制模块无线连接,链状控制器(7)用于接收控制模块的信号控制气路管线(6)远离气路管线接头(4)的自由端移动;
所述保护装置(8)固定连接在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外侧,保护装置(8)与控制模块无线连接,保护装置(8)用于包覆住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和橡胶管(26);
在录井时,先将检测仪本体(1)放置到钻井液出口,启动固定在检测仪本体(1)上的超声波传感器(5),向井下发射声波信号,声波信号遇到井下被测物时返回钻井液出口,检测仪本体(1)接收到回声声波信号,进一步计算钻井液液面距井口的距离;
另一所述超声波传感器(5)固定在保护装置(8)靠近气路管线(6)的起始端的端面上,该超声波传感器(5)与控制模块通讯,控制模块通过计算两个超声波传感器之间距离的差值来计算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距钻井液液面和/或检测仪本体(1)的位置;
所述链状控制器(7)包括若干段由万向接头(10)连接在一起的链节(11);
所述每个链节(11)均和控制模块电连接并编有序列号,每个链节(11)上固定有八个电磁片(22),每个链节(11)上的电磁片(22)均通过控制开关(23)与控制模块相连,每个链节(11)上的电磁片(22)顺时针标记有编号,每个链节(11)与气路管线(6)/橡胶管(26)通过硬性连接管(24)固定连接,控制开关(23)设置在硬性连接管(24)贴合气路管线(6)的一端;
所述检测仪本体(1)上固定有雷达传感器(25),雷达传感器(25)与控制模块通讯,雷达传感器(25)用于精确检测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以及橡胶管(26)的位置;所述链状控制器(7)的长度为气路管线(6)的五分之一至六分之一;
所述保护装置(8)包括与气路管线(6)固定连接的外壳体(12)以及一组与外壳体(12)活动连接的挡板组件(13),挡板组件(13)的数量为二到四个;
外壳体(12)为无上下端盖的圆柱状结构且内部开设有空腔(14),外壳体(12)的上端与气路管线(6)固定连接,空腔(14)与外壳体(12)的底部相连通,空腔(14)内固定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的数量与挡板组件(13)的数量相同,驱动电机(15)通过调节组件(16)与挡板组件(13)相连,调节组件(16)的数量与挡板组件(13)的数量相同,驱动电机(15)与控制模块无线连接,驱动电机(15)带动调节组件(16)调节挡板组件(13)的位置,挡板组件(13)用于覆盖住气路管线(6)的自由端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录井用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6)包括与驱动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齿轮(17)、与齿轮(17)相啮合的齿条(18),挡板组件(13)与齿条(18)远离齿轮(17)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录井用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组件(13)包括与齿条(18)固定连接的第一活动板(19)以及与第一活动板(19)通过扭簧铰接的第二挡板(20),第一活动板(19)在空腔(14)内滑动,第二挡板(20)与外壳体(12)的底端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录井用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2)底部内固定有一圈挡环(21),挡环(21)的内径小于橡胶管(26)的外径,挡环(21)的下边缘与外壳体(12)内壁下边缘相平齐,第二挡板(20)的上表面与挡环(21)下边缘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凡(上海)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延安思凡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思凡(上海)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延安思凡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617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