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遥控式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多点力学同步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5197.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董海涛;申晓红;闫永胜;许亮斌;盛磊祥;金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01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遥控 深水 钻井 水管 多点 力学 同步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无线遥控式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多点力学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构建无线遥控的隔水管多点力学同步监测系统;
所述同步监测系统包括声学通信模块,水下监测测点中控模块,水下供电模块,力学传感模块、传输电缆和中心处理平台;其中水上中控分系统各模块数量1套;水下监测分系统各监测点根据测点功能配置各模块的数量;每一个监测设备包括水下声学通信模块,水下监测测点中控模块,水下供电模块和力学传感模块;水面遥控处理分系统包括水上声学通信模块,传输电缆和平台中控管理模块;
第二步:设计遥控同步采集与传输协议,包括水下监测分系统各监测测点采集各指令码,并将各指令码预设至各水下监测测点中控模块;
所述各指令码包括识别码、水下各测点传输识别码、传感类型指令码、采集参数指令码、传输模式指令码、监测数据类型指令码、数据的起始时刻指令码、传输周期指令码、数据长度指令码和校验码;
第三步:根据石油平台实际作业情况,布设水上中控分系统及水下监测分系统各测点,完成隔水管监测系统平台多测点离线与在线安装布放,水下监测分系统各测点的中控模块将监测模式初始化为上电休眠状态;
第四步:水上中控分系统的平台中控管理模块进入操作等待状态;
第五步:平台中控监测工作人员通过监测系统平台中控管理模块设定一次或多次同步采集的相关参数;
第六步:水下监测系统平台中控管理模块根据设定的根据同步采集的相关参数及第二步遥控同步采集与传输协议,生成同步采集指令字,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分别发送至水下监测分系统的各测点的中控模块;
第七步:水下监测分系统的各测点中控模块判断采集识别码,若判断采集识别码错误,则返回第三步继续保持上电休眠状态;若判断采集识别码成功,则解析同步采集指令,并依据指令字配置同步采集模式,并向监测系统平台中控返回当前模式标识状态码;
第八步:水下监测分系统各测点按照第六步配置的同步采集模式,在设定的采集时间通过水下供电模块开始给力学传感模块上电,开始一次完整的数据采集,采集完成后存储数据,将采集的数据回传水面遥控处理分系统的平台中控管理模块,完成传输任务后进入上电休眠状态,等待下一次采集开始时间时的状态激活或平台中控管理模块的下一次遥控;
第十步:平台中控管理模块在收到完整数据后转至第四步进入操作等待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遥控式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多点力学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指令码根据标准ASCII码选取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遥控式的深水钻井隔水管多点力学同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并不仅限于传感类型、开始时间、采样频率、采样时长和传感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51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塔筒清洁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长波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