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粒式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4629.5 | 申请日: | 202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章清涛;高岳峰;胡家波;马祥辉;韦金城;许玉和;姚望;符东绪;王晓然;崔风华;杨振宇;徐希忠;成永宁;季正军;刘晓剑;王凯;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山东)高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E01C7/35;E01C19/21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罗文曌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粒 薄层 沥青 混合 | ||
本发明公开了细粒式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属于道路路面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混合料包括粗骨料、细集料、填料、胶结料及稳定剂,其特征在于:设置8mm筛孔作为最大公称粒径,以关键筛孔矿料的通过百分率计,其级配范围为:11mm,100%;8.0mm,90%~100%;2.36mm,24%~34%;0.075mm10%~14%。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本发明所述混合料用于高等级公路中维修养护过程中时,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投资,而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良好的抗滑性及降低路面噪音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细粒式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我国规范所推荐的适用于沥青路面表层的混合料主要有细粒式及砂粒式两种。对于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0倍。因此,目前高等级公路路面设计厚度通常为40mm,常用混合料类型为AC-13、SMA-13。虽然AC-10及AC-5可以减小路面设计厚度至20-30mm,但由于密级配本身骨架结构不足导致高温性能不足,密级配表面宏观构造小导致抗滑性能不足,会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一般常用于低等级道路或者城市的非机动车道,高等级公路表层基本没有采用此两种混合料形式。SMA-10的设计厚度可以达到为30mm,相比较SMA-13虽然厚度减少了10mm,但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SMA-10的沥青用量相比SMA-13高0.2~0.3%,从经济角度考虑基本和SMA-13的工程造价差别不大;二、对原路面的最小铣刨厚度是30mm,会造成夹层,对整体耐久性不利,因此实际操作中还是会选择40mm的SMA-13进行道路表面罩面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细粒式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用于高等级公路中维修养护过程中时,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投资,而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良好的抗滑性及降低路面噪音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细粒式薄层罩面沥青混合料,包括粗骨料、细集料、填料、胶结料及稳定剂,其特征在于:设置11mm筛孔作为最大粒径,设置8mm筛孔作为最大公称粒径,以关键筛孔矿料的通过百分率计,其级配范围为:11mm,100%;8.0mm,90%~100%;2.36mm,24%~34%;0.075mm10%~14%。
作为优选,以各粒径矿料的通过百分率计,本发明混合料的级配范围为:11mm,100%;8.0mm,90~100%;4.75mm,32~64%;2.36mm,24~34%;1.18mm,18~28%;0.6mm,15~24%;0.3mm,13~20%;0.15mm,11~16%;0.075mm,10~14%。
作为优选,以3~8mm、3~5mm硬质火成岩作为粗骨料,以0-3mm机制砂作为细集料,以石灰岩矿粉为填料。
所述硬质火成岩为玄武岩和/或辉绿岩等。
作为优选,3~8mm粗骨料、3~5mm粗骨料、0-3mm细集料和填料的重量比为(45-55):(11-21):(18-28):(10-13),特别优选为(50-55):(14-16):(21-23):(10-11)。
作为优选,所述填料中掺加有10-20%的生石灰粉或消石灰粉。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为木质素、矿物质或聚合物纤维,稳定剂占混合料质量的0.3~0.5%。
作为优选,所述胶结料为SBS改性沥青、高黏高弹改性沥青或SBS和橡胶复合改性沥青,胶结料占混合料质量的6.2~6.7%。
作为优选,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为3.5%~4.0%,矿料间隙率不小于18%,现场压实完成后空隙率为4.0%~5.0%。
以本发明混合料进行道路罩面施工时,铺装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山东)高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建(山东)高东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4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