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s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3783.0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波;丁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G55/00 | 分类号: | C01G55/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s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sO2球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氯锇酸钾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氯锇酸钾稀溶液,将氯锇酸钾置于金管中,密封金管;(2)将密封后金管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调节水热反应釜内温度为150~550℃,反应压力为100MPa,进行水解反应12~36小时;(3)水解反应后,打开水热反应釜,取出金管并破开,回收金管内残余溶液,清洗金管内壁,然后干燥处理,获得球型OsO2纳米颗粒。该方法原料单一,易得,工艺简洁,合成的OsO2纳米颗粒为球型,晶型完好,Os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OsO2球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锇氧化物由于具有良好的氧化性,磁性和电导性,广泛用于微生物学试剂、照保材料、催化剂、生物样品及气体固定剂、电极电导材料等领域(Millonig G J.1961.Advantages of a phosphate buffer for OSO4 solutions in fixation.Journalof Applied Physics;Mattheiss L F.1976.Electronic structure of RuO2,OsO2,andIrO2. Physical Review B.13:2433-2450;弭忠祥和赵小钒.1990.四氧化锇(OsO4)固定剂的二次利用.电子显微学报.3:118)。但是由于锇氧化物的氧化性和毒性,目前对其研究和制备极其有限。其中二氧化锇(OsO2)主要通过化学气相运输法合成,其合成的OsO2具有四方金红石结构和特殊的磁性和电导性,因此在电极材料、电储元件等方面有很好的运用前景(Yen et al.2004.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OsO2 single crystals.Journalof Crystal Growth.262:271–276; Yen et al.2004.Prepar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OsO2.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383:277–280)。然而目前关于OsO2其他晶体结构的研究和制备的相关报道几乎没有,这严重的制约了OsO2纳米材料在未来电极、催化等领域的运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sO2球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单一,易得,工艺简洁,合成的OsO2纳米颗粒为球型,晶型完好,OsO2纳米颗粒的粒径为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OsO2球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氯锇酸钾(K2OsCl6)溶于去离子水中得氯锇酸钾(K2OsCl6)稀溶液,将氯锇酸钾(K2OsCl6)稀溶液置于金管中,密封金管;
(2)将密封后金管置于水热反应釜中,调节水热反应釜内温度为 150~550℃,反应压力为100MPa,进行水解反应12~36小时;
(3)水解反应后,打开水热反应釜,取出金管并破开,回收金管内残余溶液,清洗金管内壁,然后干燥处理,获得球型OsO2纳米颗粒。
在上述OsO2球型纳米颗粒材料的制备方法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