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93265.9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华;张翠丽;惠晴晴;李龙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冠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40 | 分类号: | A01K61/40;A01K61/17;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培越 |
地址: | 236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宽体 金线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属于水产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繁育场所的准备、种蛭选择、种蛭消毒、交配受精和卵茧孵化,该繁育场所便于宽体金线蛭的孵化以及生长,能够显著提高宽体金线蛭的繁育成功率,孵化箱能够为宽体金线蛭提供一个可靠的生长环境,提高宽体金线蛭的繁育效率,并且在水泥繁育池内铺设改性复合膜用于对土壤中的Cu、Cd重金属进行吸附,保证土壤的安全性,促使卵茧孵化成活率高达92%,并提升宽体金线蛭苗种品质,降低养殖风险,对于宽体金线蛭人工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繁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
背景技术
宽体金线蛭,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无吻蛭目、黄蛭科、金线属,俗称蚂蟥,是我国三大药用水蛭养殖品种之一,其干制品是我国传统的特效中药材。药材市场对药用水蛭需求量巨大,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过度捕捞导致野生资源几近枯竭,野生水蛭捕捞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宽体金线蛭人工繁育工作大致可分:种蛭引进、繁育卵茧、卵茧收集与孵化、苗种培育及日常管理。种蛭繁育卵茧在室外搭建的土埂中进行。种蛭繁殖和卵茧孵化平台采用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土壤。这种传统的育苗方法缺点很多,例如:采用农田土壤搭建的产茧、孵化平台,其保湿性、透气性、松软程度以及虫害等问题难以控制;工作量大,耗时费力;易受气候条件影响,出苗率低,苗种生产稳定性差;更为重要的是农田土壤还存在细菌、微生物、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会对种蛭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保证育卵的安全性和苗种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为避免土壤存在的细菌、微生物、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对种蛭的生存造成威胁,保证育卵环境的安全性,除了对水泥繁育池消毒杀菌,还通过在水泥繁育池内铺设改性复合膜,用于对土壤中的Cu、Cd重金属进行吸附,保证土壤的安全性,促使卵茧孵化成活率高达92%。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宽体金线蛭的育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繁育场所的准备:搭建温室大棚,在温室大棚中建水泥繁育池,繁育池的宽度为0.6-0.8m,高度为1-1.2m,相邻繁育池之间相隔1.3-1.5m,对繁育池进行强氯精消毒,再晾晒7-10天,将改性复合膜铺设在繁育池内部,而后加入黄土作为产床,黄土的深度为0.6-0.7m,再加入发酵好的农家肥;
步骤A2,种蛭选择:选择色泽鲜亮、健壮粗大,活泼好动,用手触摸后能迅速缩为一团的成蛭作为种蛭;
步骤A3,种蛭消毒:将种蛭进行消毒20min,然后轻轻放入繁育池的产床上,并加盖稻草;
步骤A4,交配受精:摆放种蛭,使其头端方向相反,腹面靠在一起,各自的雄性器官正好对着对方的雌性生殖孔,然后雄性伸出的细线状的阴茎插入对方的雌性生殖孔内,交配时间持续2-3h,在交配期间保证周围环境的安静;
步骤A5,卵茧孵化:30天后,从产床中把种蛭的卵茧扒出,每条种蛭产卵茧2-3个,转至孵化箱内,孵化箱底部铺一层厚度为1.5cm的孵化土,将尖卵茧朝上摆放在孵化土上,并在其上盖一层厚度为1.5cm的孵化土,孵化20天开始出幼蛭,并将幼蛭放入精养池。
进一步,步骤A1所述黄土采用生石灰清除土壤中害虫及有害细菌,避免破坏种蛭繁殖场所、卵茧破损,用量为60-80kg/亩。
进一步,步骤A5所述孵化箱内的温度为20-27℃,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5%,孵化土的湿度为40%。
进一步,所述改性复合膜由如下步骤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冠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冠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