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3252.1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明;王金意;陶继业;张畅;余志勇;任志博;王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太平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明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00 | 分类号: | C25B9/00;C25B9/67;C25B15/08;C25B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梦瑶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水 冷却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包括壳体;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气管用于通入氢气;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外侧,所述冷却管和所述通气管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所述通气管降温,通过在通气管外侧套设冷却管,冷却管注入冷却水,氢气在从上到下输送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冷却管的冷却降温,氢气中携带的碱液在冷却后凝结成水滴滴入壳体底部得到回收,脱除氢气中携带的碱液,通过对氢气里面的碱液进行冷凝实现氢气和与液体的分离,结构简单、紧凑,冷却分离效果优良,同时有效的实现了碱液回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水制氢是在电解槽电极两端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这个电压必须大于水的分解电压,水分子将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一些容易电离的电解质以增加电解液的导电性。碱性电解质制氢效果强,且不会腐蚀电极和电解槽等设备,通常采用KOH或者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将碱液泵入电解槽,电解后产生氢气和氧气,由于通过电解槽的额定工作电流较大,电解槽的温度较高,电解出的氢气温度较高且携带一定量的碱液,影响氢气的纯度,造成碱液的流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通过在通气管外侧套设冷却管,冷却管注入冷却水,氢气在从上到下输送的过程中同时得到冷却管的冷却降温,氢气中携带的碱液在冷却后凝结成水滴滴入壳体底部得到回收,脱除氢气中携带的碱液,通过对氢气里面的碱液进行冷凝实现氢气和与液体的分离,结构简单、紧凑,冷却分离效果优良,同时有效的实现了碱液回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一种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包括壳体;通气管,所述通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通气管用于通入氢气;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于所述通气管外侧,所述冷却管和所述通气管间隔设置,所述冷却管用于通入冷却水以对所述通气管降温。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的下端设置有上水口,所述冷却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和所述通气管之间设置有多个鳍片,多个所述鳍片在所述通气管的外周壁上等角度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的一端和所述通气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鳍片的另一端和所述冷却管的内侧壁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鳍片与所述冷却管内侧壁的间隔距离为所述鳍片的长度的1/4。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纵向穿设于所述壳体中部,所述通气管进气端伸出所述壳体顶端,所述通气管出气端伸入所述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的下端设置喇叭状开口,所述冷却管的下边缘和所述喇叭状开口外壁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状开口的底角的范围为:30°~75°。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出液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套设于所述冷却管的外侧且位于所述出气口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内以其中心呈发散状等角度均匀设置格栅片。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片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电解水制氢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太平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明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华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太平驿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宝兴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嘉陵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华能康定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明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3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