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92290.5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0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乾;张楠;谢曦;杨锐;张哲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F120/14 | 分类号: | C08F120/14;C08K9/06;C08K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base sub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Ti3AlC2‑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Ti3AlC2粉体和粘接剂进行混合,使Ti3AlC2粉体粘接在一起,得到Ti3AlC2泥;Ti3AlC2粉体的直径为200nm‑2μm、厚度为20‑200nm;对Ti3AlC2泥进行叠轧处理,使Ti3AlC2泥中的Ti3AlC2粉体定向排列,得到定向排列结构的Ti3AlC2薄坯;将多个定向排列结构的Ti3AlC2薄坯堆叠在一起进行压制处理,得到Ti3AlC2坯体;对Ti3AlC2坯体进行去除有机质处理、烧结处理,得到Ti3AlC2骨架;对Ti3AlC2骨架进行表面改性;用树脂单体溶液浸渗表面改性后的Ti3AlC2骨架,待树脂单体溶液聚合、固化,得到Ti3AlC2‑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以简单的工艺制备Ti3AlC2在树脂基体中定向排列的Ti3AlC2‑树脂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导电性、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AX相陶瓷-树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Ti3AlC2-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因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模量、耐腐蚀、耐磨损、低密度等优点而成为航空航天、装甲防护、轨道交通等热端高温部件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其中,由于MAX相陶瓷(如:Ti3AlC2、Ti3SiC2)具有特殊的纳米层状晶体结构特征,使其保留陶瓷的优异力学性能之外还兼具了金属的导电和导热性能。MAX相陶瓷的这一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密切关注。但是,MAX相陶瓷同传统的氧化物或氮化物陶瓷一样,较强的共价键使得其脆性较大、断裂韧性较差,在较为苛刻的应力条件下往往出现灾难性失效,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不降低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提高MAX相陶瓷的断裂韧性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现有常规技术是通过在MAX相陶瓷基体中添加第二相颗粒、晶须或者纤维来改善其性能;尽管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断裂韧性,但第二相的引入会出现两相界面结合力弱、热膨胀不匹配等问题。
众所周知,树脂通常具有良好的韧性,将树脂引入到MAX相陶瓷中,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MAX相陶瓷-树脂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MAX相陶瓷作为强化相,树脂作为韧化相,通过复合材料的特定结构来诱导裂纹的偏转和桥接,增加裂纹扩展阻力,有助于材料沿特定方向实现最优化的力学性能。
现有的一种技术提出Ti3AlC2/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方案如下:采用共混法使得颗粒状Ti3AlC2彼此连通,并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分散均匀。但是,Ti3AlC2粒径在18μm左右,而较大的粒径会导致微观组织结构粗大,另外,Ti3AlC2颗粒之间并未完全连通,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并且体积分数不超过50%,这两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未能达到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效果。此外,此复合材料选用颗粒状的Ti3AlC2无法实现微观结构定向,无法做到力学性能的最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92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电平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散热风扇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