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9710.4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睿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2;A61M39/24 |
代理公司: |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220 | 代理人: | 朱海东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连接 装置 | ||
1.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包括输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3)出液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与输液管(3)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输送头(1),所述输液管(3)外表面处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所述滑动块(4)的顶端转动连接吊钩(5),所述输液管(3)进液口处固定连接有集液管(6),所述集液管(6)与输液管(3)相背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液管(7),且集液管(6)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检测组件(8),所述进气检测组件(8)包括有按压气囊(81)、过滤复合塞(82)、进气囊(83)、防护组件(84)、进气管(85)、进气单向阀(86)和检测组件(87),其中进气囊(83)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按压气囊(81),且进气囊(83)进气口处固定连接过滤复合塞(82),所述进气囊(83)出气口固定连接进气管(85),所述进气管(85)外表面套接活动连接防护组件(84),且进气管(8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进气单向阀(86),所述进气管(8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检测组件(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检测组件(8)贯穿至集液管(6)内,所述集液管(6)的内侧为中空设置,所述集液管(6)的两端分别与输液管(3)和进液管(7)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单向阀(86)的外表面与进气管(85)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进气管(85)与进气囊(83)相背一端贯穿至集液管(6)内,所述检测组件(87)相较于进气单向阀(86)更靠近集液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84)包括有防护套(841)、通孔(842)和支杆(843),其中防护套(841)的侧端开设通孔(842),且防护套(841)在靠近集液管(6)一端固定连接支杆(8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843)与防护套(841)相背一端与集液管(6)固定连接,所述通孔(842)的外径大于进气管(85)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87)包括有堵头(871)、连接柱(872)、连接片(873)和受力板(874),其中连接柱(872)的外表面上方位置处固定连接连接片(873),且连接柱(872)的外表面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对称分布的受力板(874),所述连接柱(872)的顶端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堵头(8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873)呈环形等间距分布设置,所述连接片(873)位于受力板(874)的正上方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871)的顶端设置有取样口,且取样口贯穿连接柱(872),所述堵头(871)通过螺纹活动连接在取样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复合塞(82)包括有活性炭吸附层一(821)、抑菌层一(822)、纳米纤维膜一(823)、杀菌织物层一(824)、无纺布(825)、杀菌织物层二(826)、纳米纤维膜二(827)、抑菌层二(828)和活性炭吸附层二(829),其中活性炭吸附层一(821)的底端固定连接抑菌层一(822),所述抑菌层一(822)的底端固定连接纳米纤维膜一(823),所述纳米纤维膜一(823)的底端固定连接杀菌织物层一(824),所述杀菌织物层一(824)的底端固定连接无纺布(825),所述无纺布(825)的底端固定连接杀菌织物层二(826),所述杀菌织物层二(826)的底端固定连接纳米纤维膜二(827),所述纳米纤维膜二(827)的底端固定连接抑菌层二(828),所述抑菌层二(828)的底端固定连接活性炭吸附层二(82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一(821)、抑菌层一(822)、纳米纤维膜一(823)、杀菌织物层一(824)、无纺布(825)、杀菌织物层二(826)、纳米纤维膜二(827)、抑菌层二(828)和活性炭吸附层二(829)为冲压一体成型,且尺寸厚度均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睿,未经刘文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7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