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9481.6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常有余;李福燕;谢华;魏瑾瑾;赵锋;王宝林;杜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余量 铸件 毛坯 摆线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进行基准面确定,确定铸件表面的毛坯余量厚度,根据毛坯余量刀具以螺旋摆线方式进刀,其中刀具通过顺铣方式对毛坯铣削,铣刀切入工件毛坯时,由刀尖切入铸件毛坯,刀尖切入铸件毛坯时的剪切力明显小于切削刃中段切入铸件毛坯的方式,切削时的冲击负载也比较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铸件的加工基准面的外形,并确定铸件毛坯余量的厚度S;
步骤2:根据铸件基准面确定大余量不均匀毛坯的基本构成;
步骤3:根据毛坯余量的厚度S确定轴向削切层数D;
步骤4:设置刀具摆线加工数据参数,包括刀具的高度H、刀具摆线圆直径R、刀具摆线的进步距离X和刀具轴向削切层数D;
步骤5:根据步骤4中加工数据参数确定刀具进刀的高度、刀具螺旋直径、刀具移动轨迹和刀具切深,生成刀具进刀刀轨;
步骤6:根据刀具轴向削切层数D确定刀具的轴向削切次数,
步骤7:刀具根据步骤5中的进刀刀轨进行移动,并对铸件的毛坯进行铣削的工作;
步骤8:刀具根据步骤6中的轴向削切次数对铸件毛坯进行深度铣削;
步骤9:刀具根据步骤5、步骤6和步骤7铣削后,添加退刀刀轨,同上述轴向每层刀轨一起形成完整的加工刀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件基准面根据三种大余量不均匀毛坯状态分别定义为平面类、圆环类和槽类,其中圆环类不只限定为圆形空腔,其他形状的封闭空腔也包含在此类型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类铸件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在起始进刀铣削时,由内向外呈螺旋状移动,直到刀具移动到具摆线圆直径R的移动轨迹上,刀具沿着具摆线圆直径R的轨迹进行铣削工作,刀具沿着摆线圆直径R的轨迹进行铣削工作的同时根据进步距离X沿着铸件基准面进行移动,直到一层毛坯余料铣削完成,之后按照上述进行下一层毛坯余料的铣削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类铸件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在起始进刀铣削时,刀具移动到具摆线圆直径R的移动轨迹上,刀具沿着具摆线圆直径R的轨迹进行铣削工作,然后刀具沿着圆环类铸件内侧的基准面按照进步距离X进行环形的移动,直到一层毛坯余料铣削完成,之后按照上述进行下一层毛坯余料的铣削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类铸件铣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在起始进刀铣削时,刀具移动到具摆线圆直径R的移动轨迹上,刀具沿着具摆线圆直径R的轨迹对槽类铸件内侧毛坯余料进行铣削工作,然后刀具沿着槽类铸件内侧的基准面以进步距离X进行环形的移动,直到一层毛坯余料铣削完成,之后按照上述进行下一层毛坯余料的铣削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切入工件位置的不同外在的表现为刀具的切削宽度不同,切削宽度与刀具直径之间的关系为2/3(0.67)-4/5(0.8)(切削宽度/刀具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余量铸件毛坯的摆线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进刀点开始,沿顺时针方向,按照进步距离X,依次做摆线圆同新的偏置曲线相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48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布强化学习的通用可靠最短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防工程用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