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充电手机电源及免充电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9191.1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93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常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J7/00;H01L31/103;H04M1/02;H04M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85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手机 电源 | ||
本发明的免充电手机电源,吸收红外辐射热能转化电能供手机用电,主要由热电池片(Bd)、封装外壳(Kf)、接线片(Jx、Jc、Jg)、储能电容、储能控制电路所组成;封装外壳(Kf)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外置式,适用已有带充电接口手机,构成免充电手机充电宝;二是内置式,热电池片(Bd)、接线片(Jx、Jc、Jg)嵌入手机壳或后盖(Kf)通过卡槽(Kc)卡接手机壳,储能控制电路装入壳内,加入手机功能电路组成免充电手机;储能控制电路用于外置的称储能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内置的称储能稳压控制电路;红外线吸收热电池由多组金属导电薄膜层、p、n型半导体薄膜层叠加嵌入手机壳(盖)制成一体,加储能稳压控制电路,与手机功能电路组合构成新型免充电手机,解决现有手机充电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电子信息通信电源技术领域,为一种免充电手机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和手机充电宝均需外接电源充电补充能量,外出旅游时间长时需用大的储能电池(充电宝)充电再转充到手机,现手机成为随身通信工具,大多每天需充电一次,手机充电接口、接头经常损坏,若不能及时修复或更换会影响工作;高频感应无线充电虽可解决充电接口、插头易损坏问题,但需要较昂贵的无线充电器,仍需每天插拔供电电源进行充电,带已充满电的充电宝可延长供电时间,若较长时间如几天仍会出现手机缺电的威胁。
若研制出一种靠自然空间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自供电手机电源,解决手机供电问题,将彻底解决每天需对手机充电的麻烦,使人们不再每天操心手机充电问题,给人类生活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应用本人发明的红外线吸收热电池(已申报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541967.5)简称热电池,制成薄片式热电池,用于手机供电,研制出免充电手机电源,不需外接充电器,利用空间热辐射能量转化成电能储存再给手机充电,使手机长期自充电供电,与手机功能电路组合可构成新型的免充电手机。
为适应目前已有的带充电接口的手机,免充电手机电源加LED灯和机壳,制成外置式的免充电手机充电宝,可随时对现有手机充电,长期外出旅游手机不需外插电源充电,也可作做应急手灯。
本发明的免充电手机电源与现代手机结合,制成免充电手机或称自充电手机,逐步取代现有的带充电接口的手机。
本发明的免充电手机电源,其原理是吸收热辐射的红外光线能量转换为电能,红外光属电磁波,远红外、近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都属于电磁波,本发明应用红外线吸收热电池,也有吸收可见光转化电能的能力,白天在强光下电压会更高,晚上无太阳光时,吸收热辐射红外线产生电流储存或供手机充电用电。
本发明的免充电手机电源,其创新特点是红外线吸收热电池片加薄膜储能电容、储能控制电路,构成免充电手机电源。其有两种结构形式,一是与现有手机对接的外置式免充电手机电源,称免充电手机充电宝;二是热电池片嵌入手机壳或后盖的内置式免充电手机电源,红外线吸收热电池片与现有手机制成一体构成免充电手机或自供电手机,主要实施方案是红外线吸收热电池片嵌入手机后盖,储能器件用薄膜超级电容或可充电电池或圆柱超级电容(手机内空间许可),储能控制电路装于手机壳内,与手机功能电路组合成免充电手机。
外置式结构形式组构的免充电手机充电宝,其特征是由红外线吸收热电池(简称热电池)、储能器件、储能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接口、指示器、按键及控制芯片、外壳所组成,另加照明LED照明灯泡兼免充电手灯功能,可用作免充电手灯,也称热电池手灯。
内置式结构形式组构的免充电手机或称自供电手机,其结构特征主要是由红外线吸收热电池板(Bf)(简称热电池板)、薄膜片式超级电容板(Bc)、储能稳压控制电路,已有的手机功能电路、外壳所组成;结构特征是:红外线吸收电池板(简称热电池)和薄膜片式超级电容板组合嵌入手机后盖,储能稳压控制电路和已有的手机功能电路组合,共装于手机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常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常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9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溅不臭蹲坐便器
- 下一篇:二氧化碳气体生态灭鼠方法及其作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