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的光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8973.3 | 申请日: | 202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2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名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F24S30/425;E06B7/086;F24F13/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道东坑社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建筑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的光伏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的光伏装置,包括;龙门安装架,所述龙门安装架安装于带有窗口建筑外墙,且用于将整体光伏装置进行固定。在操作时,向上顶起U形杆,此时U形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U形杆能够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上的两个张伸杆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滑动杆移动至张开槽处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张伸杆在张开槽内张伸并移动,此时张伸杆上的联动杆能够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U形板在安装块上挤压平衡弹簧,此时U形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杆帽在滑槽内滑动,这样杆帽能够带动滑杆向外侧移动,这样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独立打开,透明百叶条密闭,能够保证采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的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节能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采用节能型结构、材料、器具和产品的建筑物;在此类建筑物中部分或全部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现有的建筑在构建时,常会用到风能、光能等能源作为家用能源的获取方式之一,现有的节能建筑表面长安装有光伏板等,而在建筑物的窗户等处并没有设置有效的光伏设备,因此,这样大面积闲余空间没法利用,因此提出一种用于建筑通风口或者窗户空间的光伏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建筑的光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龙门安装架,所述龙门安装架安装于带有窗口建筑外墙,且用于将整体光伏装置进行固定;
外墙光伏装置,所述外墙光伏装置具体为框式设计,其两侧设置有转动调节装置,其内腔可转动设置有透明百叶条和光伏太阳能板,所述光伏太阳能板与所述透明百叶条接触;
联动调节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外墙光伏装置的顶部,用于调节所述透明百叶条和光伏太阳能板,所述联动调节装置包括机械罩,所述机械罩底部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用于安装所述滑杆的杆帽,杆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内壁的两侧通过平衡弹簧与安装块的两侧弹性连接,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械罩内壁的底部,所述U形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机械罩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双向调节装置,所述双向调节装置包括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内壁上侧的两侧困开设有张开槽,所述方形框的底部穿插有U形杆,所述U形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条,所述滑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套设有张伸杆,两个所述张伸杆相对一侧通过压缩弹簧弹性连接;
变动调节装置,所述变动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调节装置内,并且所述变动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透明百叶条和光伏太阳能板活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操作时,向上顶起U形杆,此时U形杆向上移动的过程中,U形杆能够带动滑动杆向上移动,滑动杆上的两个张伸杆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滑动杆移动至张开槽处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两个张伸杆在张开槽内张伸并移动,此时张伸杆上的联动杆能够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U形板在安装块上挤压平衡弹簧,此时U形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杆帽在滑槽内滑动,这样杆帽能够带动滑杆向外侧移动,这样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独立打开,透明百叶条密闭,能够保证采光;
2、在操作时,向下拉动U形杆,U形杆向下移动的过程,U形杆上的弹性杆能够向在竖槽内向下移动,U形杆上的滑轮在缩紧块的内壁上滑动,当滑轮移动至缩紧块内壁的下方时,两个弹性杆收缩,当弹性杆收缩时,固定连接在两个弹性杆上的推块能够朝向相对方向移动,这样一来推块移动时,推块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杆移动,此时两个滑杆能够朝向相对方向移动,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和透明百叶条同时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名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名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9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