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8624.1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启;杜进平;喻明;毛爱华;刘洪安;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龙翔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重力 感应 计数 天牛 智能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属于植保机械领域。主要结构包括:环境感应模块、害虫引诱模块、害虫感应模块、害虫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感应模块由重力感应触发启动并实现计数,无重力感应时,害虫感应模块为休眠状态。本发明可实现天牛害虫的虫情发生动态的实时调查、智能监测,数据分析,防治指导,具有实时性强、智能性好、准确性高、能耗低、田间适用性强的优势,能够满足农林业天牛监测防治的实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保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天牛为鞘翅目天牛科昆虫的总称,其种类繁多。天牛通常具有咀嚼式口器,假死性的特点,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啃食植物的树皮、嫩梢为害,同时,天牛携带的病菌也常对植物及树木生长带来致命性的威胁。
为了降低天牛的危害,林业相关部门组织进行重点区域的主要天牛种类的规模监测和防控工作。然而现有的天牛智能监测及防控技术,通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有的传统监测方式,无计数与拍照功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去现场进行相关的统计,无法为天牛害虫的监测提供及时的防控信息;2、而光电监测的方式对于触碰物均进行感应,因此任何通过光电装置的物体都会被感应,导致其准确性差,同时由于害虫的攀爬,常造成反复计数,导致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光电感应需要一直通电,需要能耗大,其林间适用性差,不能满足野外环境中长时间天牛害虫监测的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来实现天牛类害虫的智能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主要天牛种类的生物学特点及智能监测的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能够在天牛重点发生区域,进行虫情发生动态的实时调查、智能监测,数据分析,防治指导,具有实时性强、智能性好、准确性高、能耗低、田间适用性强的优势,能够满足农林业天牛监测防治的实际需求。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重力感应计数的天牛智能监测装置,主要结构包括:环境感应模块、害虫引诱模块、害虫感应模块、害虫识别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害虫感应模块由重力感应触发启动并实现计数,无重力感应时,害虫感应模块为休眠状态。通过天牛跌落产生的重力来触发智能监测装置的启动,当未有重力触碰时,天牛智能监测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当有重力触碰时,装置触发启动,并实现计数,其计数的方式根据设备所感应的重力的次数进行计数,受到重力感应一次,进行一次靶标害虫数量的统计。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感应模块包含: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以及雨水感应器;环境感应模块位于天牛诱捕装置的顶端,进行环境因子监测数据的收集及上传。环境感应模式主要用于环境因子的监测以及数据的记录上传,其监测的环境因子可包含:温度、湿度、雨量、风速、光照等,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环境因子的定制。
进一步的,所述害虫引诱模块包含:十字撞击板、接虫漏斗以及嵌套在十字挡板中央的诱芯架组成,其中接虫漏斗位于十字撞击板下方。采用十字撞击板设计,是根据天牛的特点,其飞行的灵敏性差,在飞行过程中触碰撞击板会直接跌落,因此通过放置诱芯架的诱芯引诱天牛,触碰撞击板,跌落至接虫漏斗上,来实现天牛害虫的捕获。
进一步的,所述害虫感应模块位于害虫引诱模块下方,所述害虫感应模块包含导虫管、接虫板以及微动开关;微动开关根据靶标害虫落入接虫板,通过重力感应来触发,实现靶标害虫数量的统计。对于害虫引诱模块捕获的天牛,将进入害虫感应模块的导虫管,导虫管下方具有接虫板,接虫板为固定在所述微动开关的微动支杆顶端的长方形或者圆形的结构,在天牛害虫从导虫管出来下落至接虫板,接虫板被触动,与接虫板连接的微动开关被触发,启动并开始计数,接虫板被触动一次,微动开关进行一次计数。接虫板未被触动,微动开关处于休眠状态,整个装置不进行能量的消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龙翔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龙翔生物制品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86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鼻息肉手术切除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桥式起重机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