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7540.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佳;叶泓;王月华;陈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源策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8;G01N21/95;G01S19/14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路工程 路面 破损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涉及公路修建检测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路面的破损,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路面的石子和树叶等杂物,集成机箱,所述集成机箱用于处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定位破损路面位置、发送破损路面的位置信息和为各设备供电,车架,所述车架用于安装检测单元、清理机构和集成机箱。通过滚轮经过破损路面时内盒的起伏来判断路面是否破损,并通过GPS定位装置和无线信号发射器将定位信息传出,通过转动圆形毛刷,对路面的碎石和树叶等杂物进行清扫,确保检测单元能不受杂物影响,精准的定位破损的路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修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到重压损坏,特别是在夏天高温天气,路面柏油路在重型卡车的碾压下容易产生浅坑,从而造成安全隐患,现有的公路检修主要靠人为观察,且观察速度慢,公路较长的情况下实施较为困难,难以进行多方面探测,如果使用车辆载人观察,可能会导致观察不全面,从而造成对一些安全隐患的忽视,且在对遭遇地质灾害破坏的公路进行检测时,无法对前方的道路情况进行探路,不利于保障检修人员安全。
目前常见的路面检测方法为行车录像屏幕测读法,但需要人工对拍摄的路面裂缝图片进行提取,然后在通过定位和里程测量装置确定裂缝位置,步骤十分繁琐,而且夜间会让录像画面的辨识度大大降低,还有路面的小石子或者树叶等杂物也会对路面破损检测有所影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设备定位破损路面的步骤繁琐以及路面的杂物影响检测结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公路工程的路面破损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路面的破损;
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用于清理路面的石子和树叶等杂物;
集成机箱,所述集成机箱用于处理检测单元的检测信号、定位破损路面位置、发送破损路面的位置信息和为各设备供电;
车架,所述车架用于安装检测单元、清理机构和集成机箱。
优选的,所述车架包括有后车板、前车板、后轴杆、前轴杆、车轮、拉杆和通槽,所述后车板的前侧中部与前车板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板的底部前后端分别与前轴杆和后轴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前轴杆和后轴杆的两端分别与车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后车板的前端中部左侧设置有通槽,所述后车板的前端左右侧分别与拉杆的两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有外盒、内盒、十字板、弹簧、滑槽、滚轮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外盒在后车板的顶端中部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且外盒的底端均贯穿后车板,所述外盒的四周底端均与后车板固定连接,所述外盒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内盒,所述内盒的四个侧立面的中部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内盒的底端中部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外盒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十字板,且十字板均与对应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十字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内盒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外盒的内侧顶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红外测距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源策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源策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75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