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86555.0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丽平;高丽忠;李娜;罗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B1/10 | 分类号: | D04B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 地址: | 0170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流苏 编织 方法 针织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属于纺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按预设编织方案,通过电脑横机将针织纱线编织成底组织,随后按照a方式或b方式制备流苏;其中,a方式包括:于底组织的表面制备虚提提花组织,随后将虚提提花组织中的浮线按流苏的预设长度剪开以使剪开后的两段浮线自然下垂形成流苏;b方式包括:于底组织的表面编织阿兰花组织或绞花,随后再根据需要在阿兰花组织或绞花的基础上编织提花花型,再在提花花型的周围编织流苏。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可代替传统手钩流苏的方法,具有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流苏的针织物具有时尚美观、凸凹立体感强、张弛有度、飘逸动感以及设计感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及针织物。
背景技术
流苏又称穗子,为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绒等扎成、如禾穗状的饰物,常见挂于帐中窗帘四角或玉佩扇子手柄。有道是“道家崇紫色,释门尚姜黄,才子香红佳人绿”,流苏,随风飘摇荡漾,传递着古雅与婉约的韵味。
目前,服装上的流苏均为手工制作,生产效率低,且手钩的流苏稳定性差,其位置、长短和多少均无法统一,流苏所具有的装饰效果差。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其通过电脑横机编织代替传统的手工钩织,可有效提高编织效率和流苏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流苏的针织物。
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流苏的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预设编织方案,通过电脑横机将针织纱线编织成底组织,随后按照a方式或b方式制备流苏;
其中,a方式包括:于底组织的表面制备虚提提花组织,随后将虚提提花组织中的浮线按流苏的预设长度剪开以使剪开后的两段浮线自然下垂形成流苏;
b方式包括:于底组织的表面编织阿兰花组织或绞花,随后再根据需要在阿兰花组织或绞花的基础上编织提花花型,再在提花花型的周围编织流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a方式中,底组织采用带翻针的正针线圈或带翻针的反针线圈编织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a方式中,虚提提花组织采用带翻针的正针线圈和正针浮线共同组合编织而成或采用带翻针的反针线圈和反针浮线共同组合编织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方式中,底组织采用带翻针的反针线圈编织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方式中,阿兰花组织采用带翻针的正针线圈、正针浮线、带翻针的反针线圈和反针浮线组合编织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b方式中,流苏采用带翻针的正针线圈和正针浮线组合编织而成。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流苏编织后,还包括采用反针线圈使流苏与底组织交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交接采用压针方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流苏与底组织交接后,还包括将线圈进行脱套以使流苏形成下垂松散的状态。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编织过程中主要的基本线圈结构还包括正针集圈、反针集圈和前后板翻针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针织物,其具有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编织方法编织而得的流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