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血管的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6550.8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0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琴;李杰;朱京;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L31/08;A61L31/10;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郭玮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血管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血管的支架。该支架包括:相连接的包覆膜与锚定件;锚定件用于将包覆膜固定在血管内;包覆膜用于兜拢血管的病变部位。该支架的锚定件用于在支架受到血液的冲刷时将包覆膜更好地贴附血管内膜,固定在预期植入位置,包覆膜可以兜拢血管内膜上的不稳定斑块,避免不稳定斑块破裂,同时包覆膜也可以在生物体内引发异物反应,从而刺激血管内皮生长,使不稳定斑块生长为稳定斑块,减小急性血栓发生率。且该支架也可以用于介入过程中血管撕裂的处理,避免撕裂血管壁脱落造成血栓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血管的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其主要病变特征为动脉某些部位的内膜下脂质沉积,并伴有平滑肌细胞和纤维基质成分的增殖,逐步发展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从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血栓形成。其中,斑块随着病变的慢性进展逐渐扩大,分为稳定性或不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的特征是由薄且不稳定的纤维帽覆盖大的脂质核心,易于破裂,突然破裂可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导致急性动脉症状,风险较高。相反,稳定性斑块的纤维帽较厚,不容易破裂,临床表现为体力活动诱发缺血导致的症状。
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似乎更多地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相关,而不是与斑块的大小相关。稳定性心绞痛与光滑的纤维性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斑块)有关,而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源性猝死几乎均与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易破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血管的支架。
一种用于血管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连接的包覆膜与锚定件;
所述锚定件沿所述支架的轴向设置于所述支架的两端,用于将所述支架固定在血管内;
所述包覆膜通过所述锚定件固定,用于兜拢所述血管的病变部位,其中所述包覆膜的外表面包含细胞黏附物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为生物可吸收材质,其中所述生物可吸收材质包括聚酯类、聚碳酸酯及其复合物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的孔隙率为5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的沿所述支架轴向依次分布的两端部的孔隙率大于中部的孔隙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覆膜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支架同一端部上的所述锚定件的数目为多个且所述锚定件沿所述支架的轴向依次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支架同一端部上的相邻两个所述锚定件间隔分布并通过连接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支架不同端部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锚定件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包覆膜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还固定于所述包覆膜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支架轴向上的长度大于位于所述支架不同端部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锚定件之间的距离,以将所述包覆膜拱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在所述支架轴向上的长度比位于所述支架不同端部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锚定件间的距离长5%~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支架端部的的锚定件与所述包覆膜间隔分布并通过安装件与所述包覆膜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由一字形、波浪形或弯折形的锚定条首、尾连接而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定件的宽度为50μm~50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育用多功能铅笔盒
- 下一篇:一种矿体开采中降低贫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