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6064.6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刘家熠;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大数控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0 | 分类号: | B24B29/00;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2;B24B55/06;B24B5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多工位 抛光 机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包括抛光机柜,所述抛光机柜的上部安装有立板,所述抛光机柜的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抛光机柜上部的至少两组伺服电缸,至少两组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抛光机柜处于所述立板前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安装有格网,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抛光机柜的内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设备进行控制调节,通过减震机构,实现对设备进行减震缓冲,能够实现对多组工位分别进行控制驱动,设有吸尘装置,实现对抛光的粉尘进行吸收,防止四散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
背景技术
抛光机床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目的,提升表面光洁度。抛光盘的转速一般在1500-3000r/min,多为无级变速,施工时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粗抛目的是去除磨光损伤层,这一阶段应具有最大的抛光速率,粗抛形成的表层损伤是次要的考虑,不过也应当尽可能小;其次是精抛,其目的是去除粗抛产生的表层损伤,使抛光损伤减到最小。抛光机抛光时,试样磨面与抛光盘应绝对平行并均匀地轻压在抛光盘上,注意防止试样飞出和因压力太大而产生新磨痕。同时还应使试样自转并沿转盘半径方向来回移动,以避免抛光织物局部磨损太快在抛光过程中要不断添加微粉悬浮液,使抛光织物保持一定湿度,然而市面上各种的抛光机床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1098212A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其虽然具有产量高,抛光时间短、能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一致性、能有效抛光、产品不良品率低等优点,但是并未解决现有在进行多工位抛光的时候,不能够实现进行分别驱动调节,不能够实现调节控制,以及不能够实现对抛光产生的废物进行收集等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多工位抛光机床,包括抛光机柜,所述抛光机柜的上部固定安装有立板,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和减震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和所述减震机构设置在所述立板的后端;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抛光机柜上部的至少两组伺服电缸,至少两组所述伺服电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驱动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抛光机柜上部的至少四组液压筒,至少四组所述液压筒的内部分别活动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所述液压筒和所述液压杆的外侧均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板的下端和所述抛光机柜的上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若干组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上的伺服电机,还包括有贯穿所述升降板内部的丝杆,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抛光电机,所述抛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抛光盘;
所述抛光机柜处于所述立板前端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格网,所述格网的底端活动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的底端固定连通有第一抽风管和第二抽风管,所述第一抽风管和所述第二抽风管的一端均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抛光机柜的内部。
所述立板内开设有若干组第二移动槽,若干组所述第二移动槽与所述伺服电机的个数相同,若干组所述第二移动槽的内部活动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中心处开设有丝杆孔,所述丝杆贯穿所述丝杆孔,所述升降块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若干组第一移动槽,若干组所述第一移动槽的个数与所述伺服电机的个数相同,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移动槽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大数控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工大数控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6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