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钛合金骨骼固定夹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309.3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程军;余森;张文;刘汉源;王昌;韩建业;袁思波;王岚;郝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钛合金 骨骼 固定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医用钛合金骨骼固定夹,包括第一合金夹(1)和第二合金夹(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合金夹(3)后侧端位置固定安装设置有弹性片(4),所述的第二合金夹(3)后侧端位置开设有安置槽(12),所述的第二合金夹(3)后侧端位置开设有穿孔(8),穿孔(8)与弹性片(4)契合,所述的第一合金夹(1)内部位置穿插设置有固定螺栓(2),所述的第一合金夹(3)内部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一转轴(6),所述的第一转轴(6)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安装设置有第一齿轮(11),所述的第一合金夹(3)内部位置活动穿插设置有第二转轴(7),所述的第二转轴(7)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转盘(10),所述的转盘(10)内部位置开设有卡槽(13),卡槽(13)为T型,所述的第二转轴(7)外侧端位置环绕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合金夹(1)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22),所述的限位机构(22)包括限位块(19)、第一弹簧(21)和限位齿(20),所述的第一合金夹(1)内侧壁上固定安装设置有限位块(19),所述的限位块(19)内侧端位置活动安装设置有限位齿(20),限位齿(20)另一侧活动卡接在第一齿轮(11)外侧,所述的限位齿(20)与第一合金夹(1)之间位置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一弹簧(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4)另一侧端位置固定安装设置有卡和机构(5),所述的卡和机构(5)包括空腔(18)、挡板(14)、第二弹簧(16)、活动板(15)和卡块(17),所述的弹性片(4)内部位置开设有空腔(18),所述的空腔(18)内部上下两侧端均垂直固定安装设置有挡板(14),挡板(14)将空腔(18)分隔为左右对称两部分,所述的空腔(18)内部两侧均活动卡接设置有活动板(15),所述的活动板(15)之间固定连接设置有第二弹簧(16),活动板(15)一侧固定连接设置有卡块(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4)材质为钛合金,并且弹性片(4)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螺栓(2)一侧端位置位于安置槽(12)内部,并且套设螺母一侧在安装完成后通过钛合金焊接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轴(6)顶端位置延伸至第一合金夹(3)外侧位置,并且第一转轴(6)顶端位置开设有十字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齿轮(9)与第一齿轮(11)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块(17)活动延伸至弹性片(4)外侧,并且卡块(17)与卡槽(13)契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底部开口的加固型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14)将空腔(18)分隔为左右对称两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医用钛合金骨骼固定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准备,取用0.5-1wt%Al、0.8-1.5wt%Zn、0.2-0.5wt%Mg、2-4wt%Cu、1-2wt%Ni、0.5-0.8wt%Zr、0.1-0.3wt%Nb、0.7-1.8wt%Si及剩余全部为Ti原料。
第二步:混合,将原料按比例添加到混料设备中,将混合设备内部抽离成真空,防止在高温混合时内部部分原料与气体反应被消耗,造成比例变化,同时防止与气体反应后混合物影响合金成分,然后通过混料设备进行搅拌混合并预热,之后逐步加热至1500-2000摄氏度,在10—30分钟内完成物料混合,并保温备用。
第三步:浇筑成型,将熔化后的合金注入模具内部,然后在模具内部冷却成型,使得形成需要的形状。
第四步:清洁,冷却成型后的钛合金产品,利用落砂机将模具砂振动脱离,从而得到合金产品,再将钛合金产品打磨,去除产品毛刺,然后将钛合金产品利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去除外表面多余的砂,之后将钛合金产品放置在干燥箱内部,利用80-100摄氏度快速干燥。
第五步:氮化,将清洁后的钛合金产品安置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氨气或氮气中,将处理温度提升至800一1000℃,处理2-3个小时,从而明显提高处理钛合金产品的抗疲劳强度,提高20wt%一35wt%。
第六步:安装,先将制成的第一齿轮(11)环绕焊接在第一转轴(6)外侧,然后将第一转轴(6)活动卡接在第一合金夹(1)内部,同时将第二齿轮(9)与转盘(10)环绕焊接在第二转轴(7)外侧,然后将第二转轴(7)活动安装在第一合金夹(1)内部,同时使得第一齿轮(11)和第二齿轮(9)啮合,安装完成后将弹性片(4)内部开槽,然后将卡和机构(5)安装在弹性片(4)内部,之后将暴露位置焊接闭合,使得槽位置形成空腔(18),之后通过销轴活动安装限位齿(20),再焊接固定第二弹簧(16),完成后将第一合金夹(1)与第二合金夹(3)贴合成为一个主体,通过固定螺栓(2)穿过配合螺母固定,完成固定后,固定螺母一端通过焊接密封,防止使用时由于螺母脱离造成的第一合金夹(1)与第二合金夹(3)分离,整个设备安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3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