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救生孔埋钻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5226.4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华忠;程合玉;丁同福;童碧;赵俊峰;程志忠;方有向;石德洲;苏明金;文东明;张星星;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救生 孔埋钻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直径救生孔埋钻处理方法,在排渣管的底口向上1m处割孔,割孔处焊接高压胶管接头;将排渣管与高压胶管下入被埋钻具与钻孔的环空中,且位于淤塞面上方;下入钻杆至淤塞面上方,钻杆上口连接至泥浆泵;启动空压机送风排渣,过5分钟后,启动泥浆泵向孔内泵入泥浆搅动沉渣,形成水流搅动区;压风排渣时,钻杆、排渣管和高压胶管同时缓慢下放,始终保证排渣管底口高于钻杆底口;每隔一段时间,尝试上提被埋钻具,如此反复直至被埋钻具能够被拉动;本发明的大直径救生孔埋钻处理方法,设置钻杆用于搅动孔底钻渣,形成扰动区,并通过排渣管将残渣排出,有效提高了排渣管携带钻渣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生孔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直径救生孔埋钻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受孔壁坍塌等原因容易发生埋钻事故,常用的钻孔事故处理方法主要有钻机强力起拔、套铣打捞、倒扣反丝打捞等。大直径救生孔钻孔钻具重量大、钻孔与钻具的环空间隙大,埋钻后钻头上方的岩粉堆积量大,钻机强力起拔无法解决问题;救生孔施工必须高效快捷,采用套铣打捞、倒扣反丝打捞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且效果有限,显然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短时间内便捷地解决大直径钻孔埋钻事故的处理方法。
公开号为CN110905427A公开了一种钻探孔内埋钻事故的气动处理装置及方法,通过安装在压力腔体出浆管上的放气控制阀瞬间放气,由于巨大的压力差,在高压的作用下,使钻探孔内埋钻处的岩粉、水与空气形成的三相混合物向外流动从而钻杆达到松动,在气流足够大时,会使这种混合物通过出浆管喷出钻孔外,通过反复操作,使钻杆松动,解决埋钻的事故;该发明通过反复进行气动操作,直至钻杆松动,因此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大直径钻杆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快速将钻杆上方的钻渣清理出来,解决埋钻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救生孔埋钻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排渣管的底口向上1m处割孔,割孔处焊接高压胶管接头;
S2、将按S1做好的排渣管与高压胶管下入被埋钻具与钻孔的环空中,且位于淤塞面上方;
S3、将高压胶管连接至空压机,空压机的风压大于埋钻深度的泥浆静水压力,将排渣管连接至排渣池;
S4、下入钻杆至淤塞面上方,钻杆上口连接至泥浆泵;
S5、启动空压机送风排渣,过5分钟后,启动泥浆泵向孔内泵入泥浆搅动沉渣,形成水流搅动区;
S6、压风排渣时,钻杆、排渣管和高压胶管同时缓慢下放,始终保证排渣管底口高于钻杆底口;
S7、每隔一段时间,尝试上提被埋钻具,如此反复直至被埋钻具能够被拉动。
优点:通过钻杆、排渣管和高压胶管同时缓慢下放,设置钻杆用于搅动孔底钻渣,形成扰动区,并通过排渣管将残渣排出,有效提高了排渣管携带钻渣的能力。
优选地,所述排油管底口焊一根钢筋。
优选地,所述排渣管为φ73mm的油管。
优选地,所述高压胶管的尺寸为φ1英寸。
优选地,所述钻杆尺寸为φ50mm。
优选地,所述排渣管的底口距离淤塞面9m。
优选地,所述钻杆底口距离淤塞面1m。
优选地,所述排渣管底口高于所述钻杆底口至少2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因为钻具与孔壁的空间有限,使用制作简单且管路为小直径的管子作为清理埋钻钻渣的排渣管和高压胶管,易于在环状间隙内上下,不会造成二次孔内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5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