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系统的滤液降解设备及其降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4246.X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8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飞 |
主分类号: | C02F1/30 | 分类号: | C02F1/30;C02F1/78;C02F1/5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土壤 修复 系统 滤液 降解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系统的滤液降解设备及其降解方法,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外罐,所述外罐的内部设置有内罐,所述内罐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凸环板,且外罐圆周内壁四角靠近凸环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导轮,且凸环板的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与固定导轮滚动连接有卡环槽,所述外罐靠近顶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臭氧发生器,且臭氧发生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增压泵。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日光环灯,可配合凹面环玻的散射作用、凸面环玻的聚光作用,能够在加入光降解剂后,实现内罐中光照由弱变强再变弱的过程,对中端滤液进行有效的针对降解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系统的滤液降解设备及其降解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土壤本来是各类废弃物的天然收容所和净化处理场所,土壤接纳污染物,并不表示土壤即受到污染,只有当土壤中收容的各类污染物过多,影响和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从而在卫生学上和流行病学上产生了有害的影响,才表明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很多,如工业污泥、垃圾农用、污水灌溉、大气中污染物沉降等等。中国现有耕地有近五分之一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染土壤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有可能引起农产品中污染物超标,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另外,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加速,工矿企业导致的场地污染也十分严重。
在针对不同情况的土壤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先进行滤液降解,以制定合理的土壤修复计划,传统的滤液降解装置一般设计较为简单,具体的降解方法设计较为单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降解效率,故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基于传统的滤液降解装置一般设计较为简单,具体的降解方法设计较为单一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系统的滤液降解设备及其降解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系统的滤液降解设备,包括外罐,所述外罐的内部设置有内罐,所述内罐的两端圆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凸环板,且外罐圆周内壁四角靠近凸环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均转动连接有固定导轮,且凸环板的两侧外壁分别开设有与固定导轮滚动连接有卡环槽,所述外罐靠近顶端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臭氧发生器,且臭氧发生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的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氧管,且输氧管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接套管,所述转接套管的底端焊接有分气端块,所述分气端块的底端设置为曲面底端,且曲面底端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等距离环形分布的螺旋斜片,所述分气端块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鼓氧管,且鼓氧管为“S”形结构,所述鼓氧管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支管,且支管和鼓氧管的一侧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支口,所述内罐的中端设置有凸面环玻,且内罐靠近凸面环玻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凹面环玻。
优选地,所述外罐圆周外壁靠近凸面环玻、凹面环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日光环灯。
优选地,所述外罐靠近内底部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驱动锥形齿,所述内罐靠近底部的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与驱动锥形齿相啮合的从动锥形齿环。
优选地,所述外罐靠近旋转电机的一端圆周内壁四角均焊接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四角均焊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滑动连接有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与固定筒的相对一侧焊接有复位弹簧,且安装板的另一侧外壁焊接有触碰球。
优选地,所述内罐靠近触碰球的一端圆周外壁均固定安装有等距离分布的固定抵腔块,且固定抵腔块的内壁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内腔包,所述内罐圆周内壁靠近固定抵腔块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接底弹簧。
优选地,所述内罐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架,且底架由多个弧臂组成,所述弧臂的数量为四至八个,且弧臂的一侧均与连接底弹簧固定连接,对应两个所述弧臂的相对一侧焊接有交错分布的内置C形杆,所述弧臂的顶端焊接有同一个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飞,未经李华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