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模板定位加固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84035.6 | 申请日: | 2021-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董策文;李跃;张义;李琳;方艺婷;宫自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1/06 | 分类号: | E04G11/06;E04G17/14;E04G17/06;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张云和 |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模板 定位 加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定位加固方法,包括:首先,将不锈钢板进行90°弯折制成L型垫片,将钢筋调直并根据墙体模板的厚度切断制成横撑;其次,将横撑的两端与两个L型垫片的竖板垂直连接;最后,沿墙体模板边线间隔安装带有横撑的L型垫片,基础与L型垫片的底板通过水泥钉固定,将墙体模板安装至两个L型垫片之间;本方法施工简单方便,降低了施工人员技术门槛,减少了配合工具与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避免了人工植筋时易破坏预埋线管,导致后期无法穿线的问题,同时消除了人工打孔误差造成墙体根部位移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体模板定位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多个单元墙体模板组拼搭建成建筑墙体时需要对墙体模板进行定位及加固,常见的墙体模板定位安装方法为:首先,进行墙体放线,根据控制线确定墙体模板位置;然后,使用一定长度的钢筋进行植筋,植筋后焊接横撑作为前提模板顶模棍,通过植筋和焊接横撑进行墙体模板定位及加固。
现有安装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在植筋时易破坏预埋线管,存在后期无法穿线的隐患;2、现场植筋时需人工打孔,存在打孔误差,容易造成墙体根部位移;3、焊接横撑时需通过吊线进行测量,增加了配合工具与施工工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墙体模板快速安装件,避免了后期无法穿线的隐患的产生,避免了由于人工打孔误差造成墙体根部位移的问题。
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墙体模板定位加固方法,按如下步骤执行:
S1:材料准备,将不锈钢板进行90°弯折制成L型垫片,弯折时保证夹角误差不大于1°,将钢筋调直并根据墙体模板的厚度进行切断制成横撑;
S2:连接成型,将两个L型垫片的90°夹角向外对称设置,横撑的两端与两个L型垫片的竖板垂直连接;
S3:定位安装,沿墙体模板边线间隔安装带有横撑的L型垫片,使L型垫片的弯折处对准墙体模板边线,基础与L型垫片的底板通过水泥钉固定,将墙体模板安装固定至两个L型垫片中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1、本方法施工方便,能够实现墙体模板的快速定位与加固,提高了施工效率;
2、本方法施工简单,降低了施工人员技术门槛;
3、本方法节约了施工工序,避免了人工植筋时易破坏预埋线管,导致后期无法穿线的问题,同时消除了人工打孔误差造成墙体根部位移的问题。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沿墙体模板边线每间隔1m安装一组带有横撑的L型垫片;保证墙体安装稳定。
基础与L型垫片的底板通过两个长度为30mm的水泥钉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安装时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安装时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L型垫片1;横撑2;水泥钉3;墙体模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墙体模板定位加固方法,按如下步骤执行:
S1:材料准备,制作L型垫片,将尺寸为200mm×100mm×3mm的不锈钢板延200mm方向进行90°弯折,弯折时用测角仪进行角度控制,保证误差不大于1°,制作横撑,用钢筋调直机将A6钢筋调直并根据墙体模板的厚度进行切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4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合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花油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