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460.3 | 申请日: | 202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7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木圳;赵沈林;王金桂;张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三创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蒸汽 养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包括;壳体、水箱、蒸汽喷洒机构和自动供水机构;其中,所述蒸汽喷洒机构的一端连通在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蒸汽喷洒机构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通过使用蒸汽喷洒机构,实现对壳体内部混凝土坯蒸汽养护的功能,且通过多个放置板及网格状通气槽的组合使用,达到对混凝土坯均匀蒸汽养护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蒸汽喷洒机构加热温度,避免蒸汽的温度较高而导致混凝土坯出现裂痕;通过使用液位传感器接收信号,将信号反馈至DSP控制器,使DSP控制器控制水泵,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多次对水箱进行加水,同时避免因水箱内水分蒸干而影响对混凝土坯蒸发养护的效率及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养护法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现浇混凝土在正常条件下通常采用自然养护,而在冬季施工中常用的养护方法为外部加热法,即用蒸汽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
现有的混凝土坯在进行养护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对混凝土坯进行蒸汽养护时,蒸汽养护时间较长,因此工人需要多次进行加热,防止水分蒸干无法对混凝土坯进行养护,同时由于蒸汽的温度无法进行控制,容易导致因蒸汽的温度较高而导致混凝土坯出现裂痕,为此,提出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及养护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坯体蒸汽养护装置,包括:壳体、水箱、蒸汽喷洒机构和自动供水机构;
其中,所述蒸汽喷洒机构的一端连通在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蒸汽喷洒机构的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蒸汽喷洒机构用于对所述壳体的内部混凝土坯进行蒸汽养护;
其中,所述自动供水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自动供水机构用于对所述水箱进行自动加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蒸汽喷洒机构,实现对壳体内部混凝土坯均匀喷射的功能,提升对混凝土坯养护,同时通过自动供水机构,实现自动供水的功能,避免水分蒸干而影响对混凝土坯养护。
优选的,所述蒸汽喷洒机构包括气泵、放置板和加热机构,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设有集气罩,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管体的侧部连通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远离第一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输送蒸汽到壳体内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放置板由上至下等距离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若干个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网格状通气槽,所述网格状通气槽的内部与第二管体伸入壳体内部的一端相连通,网格状通气槽的上下槽口连通壳体内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混凝土坯均匀喷洒的功能,提升对混凝土坯养护的质量。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外部设置有箱体,所述自动供水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水箱的顶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蒸汽喷洒机构供水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自动供水机构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DSP控制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连接线与所述DSP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DSP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水泵的电控端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自动供水的功能,避免水箱内的水分蒸干无法及时进行补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三创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三创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