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阻滞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83062.1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刘盼苗;尚会杰;叶皓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黄淑娟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 阻滞 显影 黏附 药物 缓释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阻滞在超声下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所述药物缓释体是一种医用材料的微米级球体结构,球体的直径为1‑50μm,所述黏附球体材料通过表面修饰黏附分子实现在体内的黏附,并且在超声引导下利用自身对机械波的散射作用,实现在超声下的显影。该超声显影药物缓释体可精确定位药物的作用位置,其黏附和缓释作用又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升了神经阻滞治疗的精准性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阻滞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阻滞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的主要手段。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是利用实时超声清晰显示绝大部分外周神经及其周围的解剖结构,用以精确定位注射麻醉药物至治疗部位,在疼痛治疗方面已取得良好效果。
但在这个过程中,超声虽然同时还能够通过显示穿刺针的位置来提高穿刺的准确性,但注射过程中以及注射后药物扩散的位置并不能有效的呈现,并且局部大剂量麻醉药物的注射一方面会带来不可控的神经损伤,另一方面过快的药物代谢速度也会降低药物的作用时间。
因此,开发一种在超声引导下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其显影作用可精确定位药物的作用位置;其黏附作用和缓释作用可以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阻滞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的制备方法,包括:
制备微米级球形材料;
对所述微米级球形材料的表面进行黏附分子修饰,与药物分子结合,干燥后得到超声显影高黏附药物缓释体。
进一步地,所述制备微米级球形材料包括:
通过医用材料制备微米级球体结构;
所述球体的直径为1-50μm;所述球体结构包括均一球体结构、多孔球体结构和空心球体结构。
进一步地,
通过医用材料和表面修饰黏附分子实现在所述球形材料内的黏附。
进一步地,所述黏附分子包括:
聚多巴胺、氨基酸二羟基苯丙氨酸或去甲肾上腺素聚合物。
进一步地,
所述空心球体结构的壳层厚度为球体直径的10%到50%。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球体结构的壳层包括均一或多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球体结构中孔的尺寸为2-500nm。
进一步地,所述空心球体结构的壳内气体包括空气、氟碳类气体、氮气或氩气。
进一步地,所述与药物分子结合包括物理吸附和/或分子印迹技术。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神经阻滞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所述用于神经阻滞可显影的高黏附药物缓释体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主料组分作用与功效:
聚多巴胺:聚多巴胺是黑色素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多巴胺的氧化自聚合反应得到,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光热转换性能,可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升温。其化学结构中具有丰富的易于修饰的基团,易实现表面改性。聚多巴胺具有粘附性,可包覆在多种材料表面。聚多巴胺还具有pH敏感性,可在肿瘤的微酸性环境中解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3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鞭式输液加温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清洗结构的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