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方法以及本地状态和远程状态全存储的VNF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81946.3 | 申请日: | 2021-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6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娇;罗惠民;潘恬;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1/2517;H04L67/60;G06F9/4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宋教花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功能 虚拟 中的 方法 以及 本地 状态 远程 存储 vnf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方法以及本地状态和远程状态全存储的VNF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生成虚拟化网络功能的状态;将所述状态分别储存至本地内存以及远程数据存储库,其中,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用于所述虚拟化网络功能VNF的访问以及读取,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中的状态用于对所述状态的确认。本申请能够提高VNF的故障恢复能力以及缩扩容能力,同时保证时延不受影响,实现了状态的同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虚拟化网络功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方法以及本地状态和远程状态全存储的VNF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所提出,用作计算、存储以及网络的硬件资源、虚拟化和VNF三层以及一个管理编排(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MANO)域共同构建了NFV系统架构。虚拟化网络功能(Virtual Network Function,VNF)随着NFV的提出而实现,如代码转换器、防火墙等等,这些功能由专门的硬件设备执行,并在基于软件实现的设备上将他们都转换完成。
在相关技术中的VNF模型的存储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仅本地状态存储、仅远程状态存储以及本地+远程部分状态存储的模式。然而,各种模式均存在不同的弊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虚拟化网络功能的状态与处理之间存在紧密耦合,导致实现VNF集群缩扩容与故障恢复的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方法以及本地状态和远程状态全存储的VNF装置,能够有解决相关技术中虚拟化网络功能的状态与处理之间存在紧密耦合,导致实现VNF集群缩扩容与故障恢复的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方法,包括:
生成虚拟化网络功能的状态;
将所述状态分别储存至本地内存以及远程数据存储库,其中,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用于所述虚拟化网络功能VNF的访问以及读取,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中的状态用于对所述状态的确认。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虚拟化网络功能在所述VNF中实现远程状态访问,其中,所述预设虚拟化网络功能至少包括如下之一: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NAT。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设虚拟化网络功能包括所述防火墙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TCP或UDP连接请求,基于所述防火墙与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进行对比;如果在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对比结果匹配,则响应所述TCP或UDP连接请求;如果在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中没有与所述连接请求对应的规则,则所述防火墙向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发送确认指令进行查询,用以询问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中是否发生了状态的更新:如果有状态的更新,则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以将更新的状态发送到所述防火墙进行存储,并再对所述连接请求进行响应;如果没有状态的更新,则响应所述TCP或UDP连接请求。
进一步地,在所述预设虚拟化网络功能包括所述NAT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TCP或UDP连接请求,通过提取得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与所述本地内存中的状态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的网络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并且再进行转发;如果匹配失败,则所述NAT向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发送确认指令进行查询,用以询问所述远程数据存储库中是否发生了状态的更新:如果有状态的更新,则所述数据存储库用以将更新的状态发送到所述防火墙进行存储,并再对所述连接请求进行响应;如果没有状态的更新,则响应所述TCP或 UDP连接请求。
进一步地,还包括:通过网络功能主机,在所述网络功能主机中搭建虚拟网络功能实例的是采用DPDK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1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技项目申报管理系统
- 下一篇:用于注塑扩散板支架的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