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80697.6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方洁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E21F16/02;E21F17/1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01 | 代理人: | 阎敏 |
地址: | 2217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工程 加固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所述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包括隧道支撑桩、支撑横梁、连接件、弧形固定板、支撑气缸、连接部件、缓冲部件、遮挡部件和导流部件,所述隧道支撑桩共有两组,两组所述隧道支撑桩的顶端处安装设置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顶端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安装设置有遮挡部件,所述支撑气缸的两端处均转动安装设置有转动节,两个所述转动节分别与支撑横梁和弧形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处均与隧道支撑桩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部件。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拼接组装的具有较好的支撑防护效果的隧道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ft隧道、军事隧道,隧道的结构包括主体建筑物和附属设备两部分。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组成,附属设备包括避车洞、消防设施、应急通讯和防排水设施,长的隧道还有专门的通风和照明设备。
隧道进行施工或是隧道出现坍塌等问题时需要使用隧道加固装置对隧道进行支撑加固,传统的一些加固装置不方便进行施工安装,组装拆卸较为麻烦,同时防护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通隧道加工装置不方便施工安装,遮挡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所述隧道工程的隧道加固装置包括隧道支撑桩、支撑横梁、连接件、弧形固定板、支撑气缸、连接部件、缓冲部件、遮挡部件和导流部件,所述隧道支撑桩共有两组,两组所述隧道支撑桩的顶端处安装设置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的顶端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安装设置有遮挡部件,所述支撑气缸的两端处均转动安装设置有转动节,两个所述转动节分别与支撑横梁和弧形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处均与隧道支撑桩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支撑桩的侧壁处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隧道支撑桩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隧道支撑桩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底面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隧道支撑桩的内腔底壁且延伸至壁外,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隧道支撑桩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A,所述伺服电机A的输出轴末端处固定连接有螺纹杆A的一端,所述螺纹杆A的另一端延伸至隧道支撑桩的内腔底壁处且与隧道支撑桩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A贯穿升降滑块且与升降滑块之间螺纹配合,通过伺服电机A的工作可以带动螺纹杆A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杆A的旋转可以带动升降滑块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支撑杆进行移动,可以调整固定底座的高度,进而对隧道支撑桩的整体高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隧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固定底座的安装孔处设置有螺旋固定锚,通过螺旋固定锚旋入地下,可以对隧道支撑桩进行固定,进而对本装置整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梁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支撑横梁的内腔两侧处均滑动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支撑横梁的内腔侧壁且延伸至壁外,所述支撑横梁的内腔中转动连接有螺纹杆B,所述螺纹杆B贯穿移动块且与移动块之间螺纹配合,通过螺纹杆B的旋转可以带动移动块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连接杆的移动可以对支撑横梁的整体长度进行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隧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横梁的一侧处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B,所述伺服电机B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横梁的内腔中,所述伺服电机B的输出轴末端处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B,所述螺纹杆B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锥形齿轮A,所述锥形齿轮B和锥形齿轮A之间相互啮合,通过伺服电机B的工作可以带动锥形齿轮B进行旋转,通过锥形齿轮B的旋转可以带动锥形齿轮A旋转,进而带动螺纹杆B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鹏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80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混凝土试块智能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气胀式救生衣辅助穿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