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体密封的作业舱体及干式舱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78635.1 | 申请日: | 202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淼;任福深;王真力;赵浩贤;刘融;史亮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1/26 | 分类号: | F16L1/26;F16J15/46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63318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密封 作业 干式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密封的作业舱体及干式舱,其中的作业舱体包括:舱体及密封结构;所述舱体包括上舱体及下舱体;所述上舱体设置上接口,所述下舱体设置下接口;所述下舱体可以相对于所述上舱体旋转以使所述下接口相对于所述上接口旋转而形成可开合接口,以便管道经由所述接口穿过所述上舱体及所述下舱体形成的作业空间;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舱体密封机构及接口密封机构;所述舱体密封机构及所述接口密封机构利用充气或充液方式以形成膨出物;所述膨出物,用于完成所述密封;解决现有干式舱的座封设计方案不理想导致座封时间长、座封效果差、不能测量密封压力及密封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水下管道施工或维修用的干式舱。
背景技术
对于水下管道施工或维修用干式舱,要求待维修管道的破损处需位于作业舱体内部,以便维修人员对该破损点进行修补,如此该管道势必要从该作业舱体内部穿过;而该作业舱体需座封在该管道上,以保证维修人员在进行修补操作时该作业舱体内部处于干式操作环境。而现有技术中,干式舱的座封设计方案往往不够理想,主要是座封设计方案简单,座封时间长,座封效果差。
另外,现有干式舱主要利用螺纹或密封圈进行密封,不仅不能精确测出密封压力的大小,还会由于在密封过程中对螺纹或密封圈施加的预应力,造成螺纹或密封圈在密封过程中不断承受交变载荷,导致密封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流体密封的作业舱体及应用该作业舱体的干式舱,解决现有干式舱的座封设计方案不理想导致座封时间长、座封效果差、密封接触压力不便测量及密封寿命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流体密封的作业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舱体及密封结构;
所述舱体包括上舱体及下舱体;
所述上舱体设置上接口,所述下舱体设置下接口;
所述下舱体可以相对于所述上舱体旋转以使所述下接口相对于所述上接口旋转而形成可开合接口,以便待维修管道经由所述可开合接口进入所述上舱体及所述下舱体形成的作业空间;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舱体密封机构及接口密封机构;
所述舱体密封机构,用于密封所述上舱体及所述下舱体之间的间隙;
所述接口密封机构,用于密封所述管道与所述接口之间的间隙;
所述舱体密封机构及所述接口密封机构利用充气或充液方式以形成膨出物;
所述膨出物,用于封堵所述间隙,完成所述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为球形;
所述下舱体与所述上舱体通过端口部分重叠的方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密封机构,包括第一膨胀层;
所述上舱体上设置第一容纳槽;
所述第一膨胀层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膨胀层连接充气或充液设备,以便向所述第一膨胀层内充气或充液以使所述第一膨胀层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部分膨出而形成第一膨出物;
所述第一膨出物,用于封堵所述上舱体端口与所述下舱体端口之间的所述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接口密封机构,包括第一密封系统及第二密封系统;
所述第一密封系统,用于封堵所述下接口与所述管道之间的径向间隙;
所述第二密封系统,用于封堵所述管道与所述接口之间的剩余径向间隙;及
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系统建立对接关系并封堵对接端面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86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周期型运动控制结构
- 下一篇:显示屏后置近场通信设备的人机交互装置